•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经典补遗系列:黑格尔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经典补遗系列:黑格尔

    黑格尔的著作一向以语言紧凑、逻辑严密著称,本书中海德格尔对《精神现象学》导论中涉及的几个问题:知识、意识、*形而上学等行了细致的分析和阐发。 《黑格尔》被收海德格尔全集第68卷,由两个部分组成分,*部分名为 否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 否定性 不是一份便于我们泛泛了解海德格尔思想的门读本,它不仅要求读者熟悉海德格尔思想的基本特色,而且要求熟悉黑格尔思想,尤其是他的《逻辑学》。这篇 论文 的价值恰恰在于其 草稿 的性质,五个部分之间并不存在逻辑递式的论证关系,每一部分本身也是由一些笔记组成,有时简短地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有时对一些问题行简明扼要的探讨,甚至有时只是些不连贯的支言片语。但这种形式恰恰为我们深研究海德格尔解释和解构黑格尔思想,提供了诸多价值极高的 细枝末节 ,文本本身虽不提供现成的论证

    88条评论

    (德)马丁·海德格尔,(德)英格丽特·舒斯勒 /2018-03-15 /南京大学出版社

  •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被收海德格尔全集第32卷,主要是对《精神现象学》 意识 和 自我意识 部分的详细解释,与《林中路》中《黑格尔的经验概念》一文对《精神现象学》 导论 的解释相互补充,是他解释黑格尔分量*重的著作,为我们了一个研究黑格尔的全新视角。全书分 导言 、 预先考察 、 意识 和 自我意识 四个部分。 导言 部分为我们整体地勾画出海德格尔本人与黑格尔哲学*根本的区别与联系,从而突显出这部著作的总体思路。 预先考察 部分则是总体思路一步深化和表现。海德格尔认为,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是近代笛卡尔以来主体哲学的*表现形式,其体系以作为自我意识的*意识为前提的,《精神现象学》表面上从意识始,但其真正根据性的端仍然是*,*精神发展自身并返回自身的无休止运动,形成了意识的诸种形态,对这些形态的认识,构成 意

    294条评论

    (德)马丁·海德格尔,(德)英格特劳德·古兰特 /2018-03-15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德国观念论与当前哲学的困境

    德国观念论与当前哲学的困境

    大型学术思想文库 精神译丛 ,致力于以精良的翻译和精美的制作,引当代世界*重要思想家的作品,尤其选择学界和读者期盼已久的经典,首次译成汉语,分批出版,为人文学科提供前沿性的学术视野,为广大读者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

    35条评论

    (德)马丁·海德格尔 /西北大学出版社

  •  海德格尔与阿伦特通信集

    海德格尔与阿伦特通信集

    ★战争裹挟着无助的人类蹒跚前行,历史的车轮碾压之处遍地裂痕。即便是在人类思想史上均可占一席之位的两个人,也难免因各自的身份而颠沛流离。这种断裂不仅带来了误解与逃离,更留下了十多年的空白,但所幸彼时的美国成就了阿伦特,重逢后的阿伦特又给了海德格尔新的生机。 ★他们一起读书,一起听贝多芬和巴赫,一起分享哲思。早年他作为老师为她解惑,他是她思想启蒙*重要的导师;她崇拜他爱慕他,甘愿为他牺牲,即便后来他做了显而易见的错误选择,她依然尽力为他辩护,并且远隔重洋帮他在美国出书,还在他一团糟的人际关系中穿针引线,这一切都源自她深深的长久的爱。 ★他刚走她就伏案给他写长长的信,她把他写诗里: 我们不能说出我们多么地合二为一,我们只能哭泣。 他也在漫长的等待中给她写诗,称她为自己哲学灵感的来源,

    79条评论

    (德)马丁·海德格尔,(美)汉娜·阿伦特,(德)乌尔苏拉·鲁兹 /2018-11-2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海德格尔文集:早期著作(电子书)

    海德格尔文集:早期著作(电子书)

    3条评论

    (德)马丁·海德格尔 /2015-12-01 /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  林中路(电子书)

    林中路(电子书)

    9条评论

    [德]马丁·海德格尔 /2015-12-01 /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  世界运行的逻辑:理想国探索世界入门书单合集(全14册)

    世界运行的逻辑:理想国探索世界入门书单合集(全14册)

    1 )20世纪蕞为重要的哲学经典之一,也许可以没有之一。 向死存在 , 良知只在沉默中说话 ,此在(人)是 被抛 到世界上的 这些经典哲言都指向一个两千年西方哲学史遗忘了的根本问题 关于 存在 本身的问题,而这就是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通过一套独创的概念和不同的发问方式、思考路径去追问并解答的。海德格尔凭借这部存在主义经典巨著,奠立了其20世纪 哲人中的哲人 的地位。 2 )专为中文读者改写的可以贯通阅读的精洁读本,也许比阅读全译本会有更多收益。 《存在与时间》影响巨大而深广,却也因部头大、文句过于艰涩,甚至芜杂拖沓(以及海德格尔为了获得教授职称,出版过于匆忙),而让哲学爱好者乃至研究者都望之生畏,难以终读。于是,著名哲学家陈嘉映特别改写了这个可以贯通阅读的精洁读本,尽量减少了文字上人为的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