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林七贤集》辑校

    《竹林七贤集》辑校

    《〈竹林七贤集〉辑校》为2017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 以阮籍、嵇康等为代表的竹林七贤,是魏晋之际很为活跃的文士群体。他们追求自由、张扬个性、精于玄理、蔑视名教,并以独特的方式来实现各自不同的人生追求。他们是魏晋玄学的倡导者,魏晋风度的实践者,也是魏晋风度和魏晋名士的典型代表,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他们的思想理念、价值追求、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对魏晋以来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对中国古代士人产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影响。 在爬梳文献、钩沉史籍的基础上,卫绍生研究员结合已经掌握的各种文献资料,对竹林七贤的诗文、杂著和佚文等进行辑佚、考订、校勘和汇编。整理者将竹林七贤的杂著分门别类逐次编入每人名下,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和阮咸的作品各为一卷,竹林七贤杂著合为一卷,形成了共八卷

    ¥165.60定价:¥169.00 (9.8折)

    917条评论

    卫绍生 辑校 /2018-11-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魏碑大观(全二册)

    魏碑大观(全二册)

    《魏碑大观》收录了南北朝时期众多名碑、墓志、造像等,涵盖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部分石刻书法艺术。本书内容丰富,是学习魏碑书法的上佳范本。

    ¥164.60定价:¥168.00 (9.8折)

    480条评论

    钟海涛王婧刘敏,整理 著,周钟麟 /2019-04-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刘学锴讲李商隐(上下册布面精装)

    刘学锴讲李商隐(上下册布面精装)

    李商隐是有颇多疑问和争议的晚唐作家。他的诗歌在晚唐独树一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他的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他始终关怀国家命运,创作出大量优秀政治诗,如《行次西郊作一百韵》这种长篇史诗。清代著名诗评家吴乔说: 唐人能自辟宇宙者,唯李、杜、昌黎、义山。 在家喻户晓的唐诗选本《唐诗三百首》中,收录李商隐诗作32首,数量仅次于杜甫,可见他的巨大影响力。李商隐不仅是大诗人,而且是骈文大家,是晚唐时期重要骈体文作家之一。可以说,从多方面艺术成就出发,李商隐完全可以跻身于中国文学史上流大作家的行列。刘学锴先生专精研究李商隐三十年,学殖深厚,治学严谨,为学界有口皆碑者,其《李商隐诗歌集解》、《李商隐文编年校注》等均为传世之作,此书更是体现了他对李商隐研究的精微

    ¥254.80定价:¥260.00 (9.8折)

    342条评论

    刘学锴 /2022-06-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春秋左传(全二册):国学经典典藏版 全本布面精装

    春秋左传(全二册):国学经典典藏版 全本布面精装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晋 贺循 著述罕闻,古今卓绝。 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 其文典而美,其语博而奥。 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义未尽。 唐 刘知几 《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为大备。 清 刘熙载 看《左传》须看一代之所以升降,一国之所以盛衰,一君之所以治乱,一人之所以变迁。 宋 吕祖谦 经世之务莫备于史, 《尚书》,史之太祖;《左传》,史之太宗。古今治天下之理尽于《尚书》,而古今御天下之变备于《左传》。 明 魏禧 左氏者,谈兵之书,定乱之书也。 韩范 左氏之文,万世古文之祖也。 林纾

    ¥194.00定价:¥198.00 (9.8折)

    242条评论

    管曙光 注译 /2018-09-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古籍清话

    古籍清话

    本书为天津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李国庆先生历年发表的与古籍有关的文章,以及为出版物撰写的序跋等的汇编。因内容全说古籍,故名 古籍清话 。全书按所及内容,析分为六卷,涉域外所藏汉籍者附录殿后。卷一为古籍的书工与刻工,卷二为古籍的整理与编目,卷三为古籍的编印与出版,卷四为古籍的公藏与私藏,卷五为古籍研究的心得,卷六为四库遗韵。

    ¥164.60定价:¥168.00 (9.8折)

    339条评论

    李国庆 /2019-08-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研究(1921-1949)

    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研究(1921-1949)

    ¥152.90定价:¥156.00 (9.81折)

    14条评论

    中州古籍出版社

  •  离骚校诂(上下)

    离骚校诂(上下)

    ¥274.40定价:¥280.00 (9.8折)

    147条评论

    黄灵庚 /2022-03-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洛阳十三朝

    洛阳十三朝

    新中国成立后,数十年的考古发掘和历史研究表明,夏、商、西周以及五代时期的后晋也曾建都洛阳,故洛阳又可称为 十三朝故都 ,累计建都时间长达1500年左右。于是建都之早、建都朝代之多、建都时间之长、居住帝王之多,使洛阳成为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占有独特历史地位的华夏名都。毫无疑问洛阳是中国历***重要,对我们民族、我们国家**影响力的都城之一, 千年帝都 是洛阳文化*光彩的篇章。迄今留存在洛阳平原之内的夏都斟鄂、商都西毫、东周王城、汉魏洛阳故城、隋唐东都城等五大都城遗址,就是洛阳历史、洛阳文化的重要载体。徐金星主编的《洛阳十三朝(上下)》一书,以研究和介绍十三个王朝建都洛阳时期的历史和文化为核心,具有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并加以宣传的重大课题。

    ¥156.80定价:¥160.00 (9.8折)

    365条评论

    徐金星 /2013-09-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