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的艺术

    翻译的艺术

    ¥25.76定价:¥56.00 (4.6折)

    明星店铺 木垛图书旗舰店

    2条评论

    许渊冲 /2018-01-01 /五洲传播

  •  李煜

    李煜

    ¥20.10定价:¥28.00 (7.18折)

    6条评论

    檀作文万希 编著 /2006-10-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李白——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

    李白——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附近的秦安县),隋朝末年其先租因罪住在中亚细亚。李白的家世和出生地至今还是个谜,学术界说法不一。一说李白就诞生在安西都护府所辖的碎叶城,五岁时随父迁到绵州昌隆县青莲乡。 李白性情豪放,喜爱纵横家的作风,爱好任侠之事,轻视财货。早年在蜀中度过。他的父亲是个富商。李白二十五岁开始漫游全国,走过湖北,江西,河南,山东等地。 李白蔑视权贵,传说他喝醉酒,曾在玄宗面前使高力士给他脱靴。高力士认为这是很大的耻辱,就摘取李白诗句激怒杨贵妃。玄宗每次让李白做官,杨贵妃就加以阻止。李白知道玄宗的亲信对他有意见,于是恳求还家。玄宗赐给他财物,放他离开。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豪迈瑰丽,诗里有突破

    ¥20.10定价:¥28.00 (7.18折)

    7条评论

    汪艳菊 编著 /2005-10-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秦观

    秦观

    ¥22.10定价:¥28.00 (7.9折)

    3条评论

    史杰鹏 编著 /2006-10-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辛弃疾——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

    辛弃疾——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tuol)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

    ¥20.10定价:¥28.00 (7.18折)

    1条评论

    刘中眛 编著 /2005-10-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苏轼——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

    苏轼——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1057)考取进士。历任福昌县主簿、文理评事、殿中丞等。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杭州通判。转知密、徐、湖三州,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再徙常州。哲守即位,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朝,起为翰林学士。苏轼在新法推行时虽上书神宗表示反对,但对“裁减皇族恩例,刊定任子条式,修完器械,阅飞旗鼓”等裁抑贵族特权、增强国防力量的措施,却表示赞同。多年来作地方官的经历,使他对社会矛盾和新法的某些好处有进一步了解。这时司马光要废除一切新法,他则主张:“较量利害,参用所长。”反对执政大臣一意孤行。又因此受到旧党程颐的攻击。元祜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徙颖州、扬州、定州。八年,复行新法,时新党已变质,他又

    ¥20.10定价:¥28.00 (7.18折)

    5条评论

    董森杨哲 编著 /2005-10-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柳永

    柳永

    ¥20.10定价:¥28.00 (7.18折)

    2条评论

    赵长征 编著 /2006-10-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王昌龄(简体)

    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王昌龄(简体)

    ¥21.40定价:¥29.80 (7.19折)

    2条评论

    许芳铭 编著 /2008-07-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韩愈(简体)

    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韩愈(简体)

    ¥21.40定价:¥29.80 (7.19折)

    1条评论

    张敏杰张瑞麒 编著 /2008-07-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丛书:高适(简体)

    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丛书:高适(简体)

    ¥21.40定价:¥29.80 (7.19折)

    1条评论

    刘常 编著 /2008-07-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杜牧

    杜牧

    ¥20.10定价:¥28.00 (7.18折)

    5条评论

    张海 编著 /2006-10-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萨都剌(简)

    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萨都剌(简)

    ¥20.10定价:¥28.00 (7.18折)

    2条评论

    廖菊楝 编著 /2006-10-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丛书:李商隐

    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丛书:李商隐

    李商隐(约811一859),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自其祖辈起,移居郑州荥阳。他的先祖是李唐王室旁支,然而自其高祖以来家境已衰落,祖辈几代历官均不过县令。其父李嗣先任县令,后为使府幕僚,携家在浙江东、西道辗转谋生,*后客死他乡。 李商隐不到十岁时,父亲去世。他随母还乡,过着清贫的生活。“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砚”,他跟从一位精通五经和小学的堂叔读经习文。十六岁便因擅长古文而得名。大和三年(829)移家洛阳,结识白居易、令狐楚等前辈。令狐楚欣赏他的文才,让他与其子令狐陶等交游,并亲自授以今体(骈俪)章奏之学,而“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后又聘其入幕为巡官,曾先后随往郓州、太原等地。在这几年中,李商隐一面积极应试,一面努力学习骈文,在科举上虽一再失败,但在写作上

    ¥20.10定价:¥28.00 (7.18折)

    6条评论

    武略 编著 /2005-10-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欧阳修(简体)

    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欧阳修(简体)

    ¥21.40定价:¥29.80 (7.19折)

    2条评论

    侯荣荣 编著 /2008-07-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李清照——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

    李清照——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出生于文学艺术修养很高的仕宦家庭,父亲李格非官居礼部员外郎,博学多才,对文学、经学、史学都颇有研究,清照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文学艺术熏陶。18岁嫁赵明诚,夫妻二人感情融洽,志同道合,一起收集和研究金石书画,共同整理校勘古籍,度过了二十多年夫唱妇随的幸福生活。靖康二年(1127),金朝进犯中原,北宋亡,李清照夫妻二人逃往江南。在流亡的路上,他们丢失了很多金石书画艺术珍品。不久,赵明诚突然病故,李清照从此过着孤苦零丁、无依无靠、颠沛流离的生活。绍兴二年(1132)左右,清照再嫁张汝舟,婚后不过百日即离婚,后来在乱离和贫困的环境中度过了悲惨的晚年。李清照是我国著名女词人,一生词作可分为两个时期,南渡前多写儿女相思离别,题材局限于个人生活。南渡

    ¥20.10定价:¥28.00 (7.18折)

    9条评论

    赵晓辉 编著 /2005-10-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刘禹锡

    刘禹锡

    ¥20.10定价:¥28.00 (7.18折)

    1条评论

    姜晓东 编著 /2006-10-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杜甫——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

    杜甫——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

    杜甫(712—770),字于美,巩县(今尚河南)人,出身于一个世代“奉儒守官’哟封建官僚家庭。祖父是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开元中,年轻的杜甫曾漫游吴、越、齐、赵一带。天宝三载(744)在洛阳与李白相识,结下了深厚友谊。天宝五载(746)赴长安应试落第,困顿京城十年。天宝十四载(755)四十四岁时,才被授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微职。安史乱起,在流离颠沛中被叛军所俘,后从长安只身逃奔凤翔,受任左拾遗。不久,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弃官西行,经关陇。泰州、同谷入蜀,定居成都浣花溪草堂。西川节度使严武荐举杜甫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社工部。永泰元年(765),离蜀东下,滞留夔州二年。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漂泊于江陵、公安、岳州、衡阳一带。五年(770),病逝于湘水上的舟中。 杜甫生活在

    ¥20.10定价:¥28.00 (7.18折)

    5条评论

    陈才智 编著 /2005-10-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岑参(简体)

    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岑参(简体)

    ¥21.40定价:¥29.80 (7.19折)

    2条评论

    张学君 编著 /2008-07-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