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照中西方科学与人文学间的杂糅与张力 从 科玄论战 以及梁启超和李约瑟的学术观点出发,梳理百年来科学与人文学之间的对立而又纠缠的发展脉络,以及中国与西方在科学史研究方法上与机构上的趋同与分异,探究当前的研究路径如何向全球化视野迈进。 探索科学史研究的新机遇 聚焦知识生产过程中物质性,通过多样化的案例,批判地反思托马斯 库恩关于 科学在一个概念框架内运作 的思想,强调偶然性、意外性、关联性作为知识生长点的意义,也让包罗万象的 物质 成为历史进程中的主体之一,借助新的工具、新的资料源,并结合具体的文化语境,对科学技术变迁形成新的理解,带来新的研究路径。
¥29.50定价:¥59.00 (5折) 电子书:¥59.00
物质、物质性与历史书写 科学史的新机遇刘东 编上海人民出版社9787208188426
观照中西方科学与人文学间的杂糅与张力从 科玄论战 以及梁启超和李约瑟的学术观点出发,梳理百年来科学与人文学之间的对立而又纠缠的发展脉络,以及中国与西方在科学史研究方法上与机构上的趋同与分异,探究当前的研究路径如何向全球化视野迈进。 探索科学史研究的新机遇聚焦知识生产过程中物质性,通过多样化的案例,批判地反思托马斯 库恩关于 科学在一个概念框架内运作 的思想,强调偶然性、意外性、关联性作为知识生长点的意义,也让包罗万象的 物质 成为历史进程中的主体之一,借助新的工具、新的资料源,并结合具体的文化语境,对科学技术变迁形成新的理解,带来新的研究路径。
¥56.05定价:¥59.00 (9.5折)
观照中西方科学与人文学间的杂糅与张力 从“科玄论战”以及梁启超和李约瑟的学术观点出发,梳理百年来科学与人文学之间的对立而又纠缠的发展脉络,以及中国与西方在科学史研究方法上与机构上的趋同与分异,探究当前的研究路径如何向全球化视野迈进。 探索科学史研究的新机遇 聚焦知识生产过程中物质性,通过多样化的案例,批判地反思托马斯·库恩关于“科学在一个概念框架内运作”的思想,强调偶然性、意外性、关联性作为知识生长点的意义,也让包罗万象的“物质”成为历史进程中的主体之一,借助新的工具、新的资料源,并结合具体的文化语境,对科学技术变迁形的理解,带来新的研究路径。
¥50.43定价:¥59.00 (8.55折)
¥61.60定价:¥88.00 (7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