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书于清康熙年间的《花镜》是一部关于传统园林艺术的撰着。根据作者“”,可知是在其对“园林花鸟”诸事有过详尽亲身实践或调查了解,对艺园之道亦颇有独得之秘后,为使“人人尽得种植之方”而撰就的。全书凡六卷。卷一作“花历新栽”,对全年占候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就每月在分栽、移植、扦岔、接换、压条、下种、收种、浇灌、培壅、整顿等方面的工作做了具体而细微地罗列。卷二为“课花十八法”,系统记述了观赏花木的栽培原理和管理方法。卷三至卷五分“花木类考”、“藤蔓类考”和“花草类考”,对涉及园艺的近三百种植物的名称、形态、习性、产地、用途及栽培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系统介绍。卷六所附为禽鸟、兽畜、鳞介、昆虫等观赏动物。从作者的叙述过程和结构来看,卷二的篇幅尽管偏小,却是全书最为核心的部份。该卷不仅从科学
¥124.20定价:¥402.60 (3.09折)
成书于清康熙年间的《花镜》是一部关于传统园林艺术的撰着。根据作者“”,可知是在其对“园林花鸟”诸事有过详尽亲身实践或调查了解,对艺园之道亦颇有独得之秘后,为使“人人尽得种植之方”而撰就的。全书凡六卷。卷一作“花历新栽”,对全年占候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就每月在分栽、移植、扦岔、接换、压条、下种、收种、浇灌、培壅、整顿等方面的工作做了具体而细微地罗列。卷二为“课花十八法”,系统记述了观赏花木的栽培原理和管理方法。卷三至卷五分“花木类考”、“藤蔓类考”和“花草类考”,对涉及园艺的近三百种植物的名称、形态、习性、产地、用途及栽培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系统介绍。卷六所附为禽鸟、兽畜、鳞介、昆虫等观赏动物。从作者的叙述过程和结构来看,卷二的篇幅尽管偏小,却是全书最为核心的部份。该卷不仅从科学
¥124.07定价:¥402.21 (3.09折)
成书于清康熙年间的《花镜》是一部关于传统园林艺术的撰着。根据作者“”,可知是在其对“园林花鸟”诸事有过详尽亲身实践或调查了解,对艺园之道亦颇有独得之秘后,为使“人人尽得种植之方”而撰就的。全书凡六卷。卷一作“花历新栽”,对全年占候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就每月在分栽、移植、扦岔、接换、压条、下种、收种、浇灌、培壅、整顿等方面的工作做了具体而细微地罗列。卷二为“课花十八法”,系统记述了观赏花木的栽培原理和管理方法。卷三至卷五分“花木类考”、“藤蔓类考”和“花草类考”,对涉及园艺的近三百种植物的名称、形态、习性、产地、用途及栽培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系统介绍。卷六所附为禽鸟、兽畜、鳞介、昆虫等观赏动物。从作者的叙述过程和结构来看,卷二的篇幅尽管偏小,却是全书最为核心的部份。该卷不仅从科学
¥124.12定价:¥402.36 (3.09折)
成书于清康熙年间的《花镜》是一部关于传统园林艺术的撰着。根据作者“”,可知是在其对“园林花鸟”诸事有过详尽亲身实践或调查了解,对艺园之道亦颇有独得之秘后,为使“人人尽得种植之方”而撰就的。全书凡六卷。卷一作“花历新栽”,对全年占候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就每月在分栽、移植、扦岔、接换、压条、下种、收种、浇灌、培壅、整顿等方面的工作做了具体而细微地罗列。卷二为“课花十八法”,系统记述了观赏花木的栽培原理和管理方法。卷三至卷五分“花木类考”、“藤蔓类考”和“花草类考”,对涉及园艺的近三百种植物的名称、形态、习性、产地、用途及栽培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系统介绍。卷六所附为禽鸟、兽畜、鳞介、昆虫等观赏动物。从作者的叙述过程和结构来看,卷二的篇幅尽管偏小,却是全书最为核心的部份。该卷不仅从科学
¥128.70定价:¥287.40 (4.48折)
成书于清康熙年间的《花镜》是一部关于传统园林艺术的撰着。根据作者“”,可知是在其对“园林花鸟”诸事有过详尽亲身实践或调查了解,对艺园之道亦颇有独得之秘后,为使“人人尽得种植之方”而撰就的。全书凡六卷。卷一作“花历新栽”,对全年占候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就每月在分栽、移植、扦岔、接换、压条、下种、收种、浇灌、培壅、整顿等方面的工作做了具体而细微地罗列。卷二为“课花十八法”,系统记述了观赏花木的栽培原理和管理方法。卷三至卷五分“花木类考”、“藤蔓类考”和“花草类考”,对涉及园艺的近三百种植物的名称、形态、习性、产地、用途及栽培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系统介绍。卷六所附为禽鸟、兽畜、鳞介、昆虫等观赏动物。从作者的叙述过程和结构来看,卷二的篇幅尽管偏小,却是全书最为核心的部份。该卷不仅从科学
¥123.57定价:¥400.71 (3.09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