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学者徐小虎(JoanStanley-Baker)以异域之眼,重新为文人画定位 中国范本如何被转化,从而因应当时的日本环境?哪些元素被吸收,又有哪些被舍弃?了解南画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反向观照中国文人画的特质及其文化史意涵。 东亚绘画史上一次八百年的等待,四百年的延迟 从米芾到赵孟頫,再到董其昌和四王,文人画理想在中国逐渐走向世俗、物质层面,却在18世纪的日本被重新滋养,发挥到。日本画家抱定宋人的宝贵遗产,哪怕接触的只是“普通的”文人画,也能结合创作出独具一格的南画。 艺术家面对另一个的艺术传统,如何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探寻艺术大师的原创路程,认识他们独特的创造力,体验不朽之作真正的性。 用“艺术之眼”来看艺术,做参与者,不做旁观者 有时我们只是旁观者,依据别人设定的标准,耗费大量的时间去寻找“有名的”
¥60.00定价:¥170.00 (3.53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