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大数据”:民国证券市场之量化研究

    历史“大数据”:民国证券市场之量化研究

    《历史 大数据 :民国证券市场之量化研究》的写作目的并非是进入有关证券交易所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起着积极还是消极作用的定性分析,从而得出一些赞成或反驳前人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结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通过收集大量在证券交易所上交易的标的物的价格及交易量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及结合前人的定性研究,以期能有一些新的发现。这些新的发现不限于反映证券市场尤其是公债市场自身的发展,作者期望这些发现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来审视中国近代史。 作者基于当时的金融市场数据和前人对金融市场的相关研究,发现从华商的证券交易所出现,到其为公债市场的形成提供助力,直到*后其演变成公债市场,还有许多问题我们还不了解。譬如,华商的证券交易所出现初期,在上海经历的"信交风潮"是否真是由前人所述的是由于中国人的"赌

    ¥35.50定价:¥45.00 (7.89折)

    22条评论

    李丹 /2016-1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