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堪称近年来博物学经典类的书之一。入围2013年的普利策奖。此书是以一系列对古老森林的一小部分进行观察发现的形式展开的。每天的叙述记录了发生于每一次寻访中的事件。作者清晰地解释了这些事件以及他们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作者带我们领略了被大家所忽视的自然现象。书中,作者着重介绍了低级生物间的相互联系,比如真菌和土生节肢动物的联系。读罢此书,会产生亲近大自然的迫切愿望。
¥35.80定价:¥65.00 (5.51折)
菜市场鱼图鉴(自然观察丛书) 一读就懂,餐桌上的自然观察课。
菜市场、餐桌上,我们天天大饱口福的鱼鲜,叫得出名字的有几种? 以鱼的颜色作为主轴,让人人都可轻而易举使用上手。 本书网罗菜市场上常见的鱼鲜种类近200种,尝试在菜市场、餐桌与鱼类生物学之间搭起一座对话的桥梁。
¥26.90定价:¥55.00 (4.9折)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北京册) 植物学家精心编写的一部丰富、全面而可靠的北京植物野外识别指南
可为华北地区野外识别植物提供参考。 由植物分类学家编写,经资深专家审定,确保权*性。 精心编排内容和版式,语言简明通俗,普及性强。 读者对象:植物学、博物学等相关领域读者及对此感兴趣的普通大众读者
¥58.50定价:¥78.00 (7.5折)
众神的植物 千百年来,众神的植物是如何构成人类经验的基本组成部分?
* 经典话题与前沿科学研究结合,颠覆致幻植物经典文本 * 400张罕见的彩色图片,见证世界各地原住民宗教仪式使用的致幻植物 * 解密致幻植物的成分与属性,走近背后的文化习俗
¥63.70定价:¥98.00 (6.5折)
怎样观察一棵树 2011年美国国家户外图书奖,2011年《纽约时报》最佳园艺类图书,大自然经得起最仔细的观察。
梭罗说 大自然经得起最仔细的观察 ,罗丹说 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 。翻开这本书,会真正理解何为 观察 ;读过这本书,会真正感受何为 发现 。 当你能够从一棵树的生长轨迹中感受生命的四季,你会真正领略自然那激励人心的力量与美妙。
¥88.50定价:¥118.00 (7.5折) 电子书:¥86.40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马敬能新编版)(上下册) 经典观鸟手册的全新修订,信息更全面、使用更方便的手绘版中国鸟类“新华字典”!
马敬能先生编著、影响了一代中国观鸟人的经典工具书《中国鸟类野外手册》20多年后的全新修订。 内容更全面 。全书收录1484种鸟类 21种补充鸟类,1484幅全新分布图,1448条鸣声二维码,2845张鸟种手绘图片,2831条主要识别特征标识。分布图精确到省级行政区,并包含邻国分布信息。所有鸟种均配有规范汉语拼音,提供保护等级信息。 使用更方便 。全书拆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为图版,仅360页,轻薄便携,新增彩图版目录,更适合观鸟入门爱好者使用和查询。下册为文字版,488页,包括详细识别特征、鸣声、分布及习性描述,更方便和图片比对,提高鸟种辨识能力。
¥134.00定价:¥200.00 (6.7折)
欣赏蕨类植物美妙的几何感时,应了解其演化和文化上的深意。 从蕨类植物生殖策略上的细节和*的突破,到蕨类植物的分类和化石史,我们与*蕨类植物学家们同行。在见证蕨类植物的演化及适应性的同时,惊叹蕨类植物对人类文化的影响。其中中国台湾的瓶尔小草被当作茶饮,欧洲蕨的侵略性和马匹的 蹒跚病 ,以及鞑靼的植物羔羊传说,这许许多多的秘密生活,让我们对这种 不起眼 的植物多了一分敬意。
¥58.50定价:¥78.00 (7.5折)
编结茅香:来自印第安文明的古老智慧与植物的启迪(自然文库) 感动全球50万读者的自然文学新经典 深入北美原住民的生活,对生态保护的跨文化反思 印第安裔女科学家、梭罗奖得主基默尔的畅销力作
荣登《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畅销书榜 亚马逊网站自然写作、植物学、环境生物学等三大类别 美国常青藤院校新生推荐读物 《出版人周刊》、《图书馆期刊》、柯克斯书评、《户外》杂志、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等众多媒体好评如潮! ********** 从古老的印第安传说中,学会与自然对话,寻回面对当下的力量 创世神话 生态伦理 自然书写 女性成长 ********** 这是一场关于爱与治愈的旅程。 她是一个单亲妈妈,一名北美印第安后裔,一位杰出的女科学家。原住民的理念和现代科学的思想,通过这份非同寻常的人生经历碰撞交融。 在对原住民生活的全景记录里,在蕴藏着深刻智慧的古老传说里,草木鸟兽、日月山川皆被赋予灵性,所有物种共处于互惠而平等的圆圈中。 这些动人的故事,将永远改变我们看待其他物种的方式,也让我们重新觉
¥66.00定价:¥88.00 (7.5折)
¥39.00定价:¥52.00 (7.5折)
改变人类历史的植物 葡萄牙著名植物学家跨越四大洲,寻觅58种植物的前世今生,一次植物学的发现之旅,一部植物改变人类历史的史诗。
葡萄牙国宝级植物学家整合大量从未被人提及的碎片化信息,是对于植物一手咨询的一场大揭秘! 文章内含多个旅行、航海故事等,大大增加可读性和趣味性。 大量文献为引,不仅是对这些重要植物前世今生的讲述,更是一场生动严谨的历史课。 一场由58种植物串起的绿色发现之旅,一部植物改变人类历史的史诗。 植物、历史爱好者的读物。 本书含有120余幅精美插图,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 和葡萄牙国宝级植物学家一起的绿色之旅,让大师亲自为你揭秘不曾被提及的一手植物资讯! 在15世纪至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不同的欧洲国家在很多植物的传播过程中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葡萄牙人在这一时期则是众所周知的先驱者。在植物的迁移方面,葡萄牙人做了大量的尝试,种植品种几乎涉及了所有他们已知的可利用植物:典型的地中海
¥81.00定价:¥108.00 (7.5折)
七十二番花信风(自然感悟丛书) 著名植物学家潘富俊教授作序推荐! 青年科普作家天冬又一力作! 隽永文字辅以清新手绘与精彩摄影, 彰显植物与诗词的双重美感。
青年科普作家天冬携自然插画师林雨飞献给四时繁花的一封情书 著名植物学家潘富俊教授赞赏并作序推荐 七十二篇清新雅致的图文,诉说作者与那些植物的相遇,道出缤纷花木的前世今生跨越千年的诗词歌赋,映出文人墨客眼中的袅娜花影,体现古典文化的延续传承花,是自然写给人类的书信;而风,正是这些书信的载体。无论是绿肥红瘦的海棠,红绡半卷的芭蕉,还是疏影横斜的梅花,抑或细红如雪的苦楝,都是自然发出的讯息,暗示着时节悄然而至。不妨循着花信风,赶赴与自然美的约定。
¥66.00定价:¥88.00 (7.5折)
北京大学刘华杰教授、知名媒体人张腾岳、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张劲硕、博物达人张辰亮联袂推荐! 自然观察达人是怎样炼成的 张瑜自称 热爱自然的疯子 ,观察动物成痴。从爱画动物的小男孩成长为科学青年,自然观察不仅让他收获了科学知识,更塑造了他的个性,也成就了他的事业。 青少年科学思维的启蒙 母螳螂真的会吃掉自己的老公吗?为什么说刺猬叫声像老头咳嗽?从发现问题到提出假设,再到设法求证,细致入微的观察里,暗含着解决科学问题的思路。 讲述寻常物种的非常故事 日复一日地关注,为每只动物取名字,解读动物的行为:鸭子献上热舞表演来讨异性欢心,暴雨中松鼠妈妈巧用古建的结构守护幼崽,看似笨拙的刺猬如何精通缩骨术和遁地术 看见喧嚣都市野性的一面 探秘 隐居 在城市里的野生动物。哪怕一只小小的螳螂,其捕
¥52.00定价:¥80.00 (6.5折)
陪你去逛动物园(自然感悟丛书) 逛动物园的随行手册,精准解答你的每一个“为什么”。 张恩权、沈志军、张劲硕、杨毅等多位业内大咖联袂推荐! 首印专享萌趣书签,四款图案随机附赠
开启高效便捷的自然观察,从有趣多样的动物外形与行为中寻得治愈。 接地气的文字讲解,淡彩风格的清新手绘,轻松掌握动物园背后的科学知识。 北京动物园研究员张恩权、中国动物园协会副会长沈志军、国家动物博物馆馆长张劲硕、人气科普作家杨毅联袂推荐! 从传统遛娃好去处到新型约会打卡地,动物园的角色正在悄悄发生变化。但逛动物园绝非围观网红动物个体这么简单,其中包含着许多学问。而动物园的精彩,也需要正确的打开方式。 多年来从事动物科普讲解的卢路,将通过此书分享逛懂动物园的学问。这既是一本动物园的导赏手册,也是一份动物园探秘指南。当我们读懂了动物园,就会发现:不管是自然启蒙还是心灵治愈,都可以从动物园中找到答案。 动物园里的 十万个为什么 动物园里的老虎为什么那么瘦?动物们为什么总是
¥58.50定价:¥78.00 (7.5折)
这部融生物学、化学、历史、词源和调酒术于一体的迷人著作,会让你在酒宴会上都成为*受欢迎的嘉宾。
¥48.80定价:¥65.00 (7.51折)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苔藓册) 国内首本便携的苔藓识别手册
低矮的苔藓常生于阴湿的环境之中,在野外,相比美丽的野花很不起眼。近年来因其可爱的形象,逐渐成为盆栽和布景的新宠。然而除少数商品化较为成熟的或者非常习见的种之外,我们很难叫出苔藓的名字,更遑论在野外看到时试图去进行识别。长久以来植物爱好者们缺乏简明而便携的苔藓识别参考书,本系列手册除按地区分册之外,特地邀请三位研究人员编写的这本类群图鉴,可谓是植物爱好者的福音。
¥51.00定价:¥68.00 (7.5折)
蜘蛛博物学(自然观察丛书) 循着错综复杂的蛛丝,穿透文化的迷雾,探寻精彩纷呈的蜘蛛王国。
蜘蛛是昆虫吗? 蜘蛛为什么不会被自己的网粘住? 有没有不结网的蜘蛛? 雌蜘蛛交配后会吃掉雄蜘蛛吗?它们如何育雏? 人类文化中有哪些关于蜘蛛的传闻和误区? 蜘蛛形态百变、习性诡谲,背后还有耐人寻味的文化习俗,相信不管是养蜘蛛当宠物的人,还是对蜘蛛退避三尺的人,都会对这本包罗万象的蜘蛛宝典感兴趣。 还有好玩的实验,自己动手做一做吧。
¥27.00定价:¥36.00 (7.5折)
怎样观察一朵花——发现花朵的秘密生活 亚马逊2013年100种好书提名 2013年英国《金融时报》园艺类好书提名
花朵是我们视觉经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它们迷人的色彩和外形决定了我们要将这些植物种在花园里,或带回家中。但是关于花朵,还有我们的肉眼通常无法发现的一整个世界。这个隐藏的世界就是《怎样观察一朵花》这本书所揭示的。通过罗伯特 卢埃林的精彩照片和特里 邓恩 切斯的出色文字,我们进入了一个绝妙无比的领域 那里花瓣变成了色彩艳丽的山洞的岩壁,柱头和雄蕊则成了奇异华丽的雕塑。
¥103.50定价:¥138.00 (7.5折)
古典植物园:传统文化中的草木之美(2021年度中国好书获奖图书) 寻找传统文化中的草木之美
★有趣有料 终朝采蓝,不盈一襜 ,从先秦《诗经》到李时珍《本草纲目》再到沈从文《边城》,染料植物蓼蓝竟然承载着一部民族工商业的兴衰史?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笔下的剧毒河豚配以蒌蒿、芦芽,何以成为一道美食? 畅游于诗学、民俗学、博物学、本草学,我们惊喜地发现这些寻常草木原来也是出身名门、大有来头。 ★东西文明 中国民歌《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吟唱的茉莉花,却是唐时从印度一路漂洋过海传入国内,然后一路向西传入地中海。 宫崎骏《龙猫》等动画片中经常出现的鸭跖草,则是唐以前由中国传入日本,被广泛用于染制青花纸、和服。 来自异域、走出国门的草木,跨越千山万水,成为东西文明不辞辛劳的信使。 ★精美图谱 长锥形的小笋与圆肚鼓鼓的河豚置于一处、妙趣横生,正是世间美味 蔬笋河豚 。
¥51.80定价:¥69.00 (7.51折)
诺贝尔奖获得者埃尔温 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是20世纪的伟大科学经典之一。作者在书中致力于将生物学与量子力学协调起来,尽管写于1944年,但书中关于生命、分子生物学、心灵等主题的评论今天看来仍十分有趣,极具启发性。可以说,这本书的内容为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和DNA的发现作了概念上的准备,对于希望了解生命起源理论的读者来说,本书无疑是好的选择之一。 《心灵与物质》是薛定谔另一本哲学论著,这篇演讲中,薛定谔探讨了意识在生命演化中占据着什么位置,以及人的心灵发展在道德问题中扮演着什么角色。薛定谔结合东西方的古代哲学思想对此做出了尝试性的回答,大胆新颖切颇具启发性。
¥34.50定价:¥46.00 (7.5折)
人类历史上的动物映像 梳理数千年来人类与动物关系的变化,以动物映像反观人类自身
追溯人类与动物关系的发展史,从猎杀到驯化,从观赏到宠爱,脉络清晰 搜集海量动物绘画、雕塑、文学作品和文献史料,探讨人类如何观看动物 描述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多种互动方式,映照人类社会、政治、经济与观念的变化 配有60多幅珍贵图片,与文字相得益彰,兼具学术性、可读性与欣赏性
¥63.80定价:¥85.00 (7.51折)
古典植物园2:传统文化中的草木之美(自然感悟) 续写传统文化中的草木之美,再现古典诗意的草木天地
★ 内容丰富, 有趣 有料 40 余种古典文学艺术中的植物 玉兰、杏花、海棠、蔷薇、紫藤 它们不仅可以食用、入药,是我们先民衣食住行的来源,而且有姓名、有历史、有故事,寄托着人们无限的情感。从《诗经》、楚辞开始,植物就进入了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世界。 150 余幅花卉、博物和本草插画 从古代画家的花卉画册、本草学家的植物图谱,到西方博物插图、世界名画梵 高的杏花与夹竹桃花、莫奈的虞美人,既使我们准确认知植物的完整特征与生动细节,更给我们以巨大的艺术感染与审美愉悦。 160 余首历代经典古诗词 从《诗经》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到汉代乐府诗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 、南朝民歌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 ,再到王维千古名句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这些历代传诵的经典古诗词使植物跨越古今、慰藉人心。
¥58.50定价:¥78.00 (7.5折)
稀有地球:为什么复杂生命在宇宙中如此罕见(自然文库) 打破卡尔·萨根对宇宙文明数量的乐观估计!用跨学科的观点拆穿马斯克移民火星计划的骗局,解密霍金“地球灭顶之灾”预言背后的依据。
地球之外或许存在生命痕迹,但地外生命并不等于地外文明。 科学怪咖马斯克的移民火星计划,早在20年前就已被批驳得体无完肤? 霍金对地球将迎来灭顶之灾的预言,其实并非科学界的新鲜论断? 《流浪地球》的 逃跑方案 ,真的能让人类对抗残酷的宇宙法则并避免自毁吗? 哪里有什么外星文明呢?不过是人类为满足好奇心而构筑的想象罢了。 自古以来,人类便对宇宙怀有好奇,对地外文明的想象和探索也从未终止。1974年,天文学家卡尔 萨根提出,仅在银河系,便存在100万个由智慧生命创造的文明。这个激动人心的观点催生了许多科幻小说或影视作品,其中对外星智慧生命特征的种种刻画,充分满足了我们内心深处对这些尚未出现的 太空邻居 的期待。 然而,随着有关地球生命起源与外星生命探索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表明,40亿年
¥74.30定价:¥99.00 (7.51折)
◎以精微细腻的文字,勾勒从树到天地万物的生命网络; ◎放眼世界各处,从吟唱和延续着悠长生命之歌的树木入手,探寻在工业发展与气候变化影响下的古老文化; ◎阐释声音美学,体味 聆听 这一最崇高的道德。 ◎作者为2018年约翰 巴勒斯杰出博物学写作奖获得者,其著作《看不见的森林》获得多项大奖。 ◎知名自然笔记作者绘制插画。
¥51.00定价:¥68.00 (7.5折)
¥51.00定价:¥68.00 (7.5折)
编辑推荐: 笔会/E.O.威尔逊文学科学写作奖提名 《纽约时报》书评版编辑推荐作品 一本关于声音的自然文学力作 从《看不见的森林》到《树木之歌》再到《荒野之声》,哈斯凯尔将视野从个体拓展到生境,进而触探维系生境的纽带 声音。充满我们这个星球的歌声、音乐和言语是演化创造的奇迹,是大自然的生态之歌,让我们得以窥见生物多样性、自然的创造力和审美的发生。 一堂关于聆听的自然课 从细胞纤毛的振动,到动物的鸣叫,从旧石器时代洞穴中的猛犸象牙长笛,到现代音乐厅中的小提琴和耳机里的电子音乐,我们认识到人类的音乐和语言同样是属于生态和演化范畴的故事,并深刻理解音乐与聆听形式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场关于大自然乐章的剖析 寂静不是周遭的底色。雷雨云、海上风暴、地震和火山都在歌唱、呻吟,用低至0
¥60.00定价:¥80.00 (7.5折)
¥66.00定价:¥88.00 (7.5折)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祁连山册) 本手册全面介绍了祁连山区常见维管植物,收录的植物对于这些地区的常见植物识别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精选以祁连山为代表的西北地区植物80科296属569种。 2. 可供甘肃、青海等部分省市作为参考。 3. 由植物分类学者编写,经专家审定,确保性。 4. 精心编排内容和版式,语言简明通俗,普及性强。
¥41.30定价:¥55.00 (7.51折)
种子的故事(自然文库) 讲述种子令人惊叹的演化历程,展示种子改变人类生活的巨大力量。
英国《新科学人》(New Scientist)杂志2009年科学图书。 讲述种子令人惊叹的演化历程。 展示种子改造人类生活的巨大力量。 作者从种子的起源谈起,向读者描述了,在万物并茂的地球上,种子所具有的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本书兼具科学家的渊博知识及园丁的快乐情调,书中展现各式奇景,无论您嗜读科学新知,或爱好莳花弄草,都难以抗拒本书的诱惑。
¥42.00定价:¥56.00 (7.5折)
花卉:一部图文史 花卉的前世今生,一本让你更爱花卉的书。英国皇家园艺学会珍藏画作,几百个品种花卉故事,鲜活美图,阅读时仿佛能闻到阵阵花香。
不管是办公室桌面上的一盆多肉,还是节日里送给恋人的一束玫瑰,再或者家中阳台上一盆兰花 花卉一直是一抹亮色,在方方面面装点着我们的生活。然而这些美丽的植物是如何从遥远的荒野而来,进入我们的视野;又在这漫漫旅途之中,经历了怎样的故事?让我们来一起打开这本《花卉:一部图文史》 美图。 为什么图片那么美?近 300幅来自英国皇家园艺学会的林德利图书馆的精美画作。图片质量极高,清晰度、印刷质量以及观赏时的享受程度,远远好于使用网络公版图印刷的同类图书。 趣文。 漂亮的花卉从何而来,又在不同时代不同的审美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花卉》以轻松而有趣的语言,讲述了上百个物种,几百个品种的花卉故事。 严谨。 为什么在中文植物名之后还要加个括号?附录中一篇《关于植物名称》以浅显的语言、科学的
¥104.70定价:¥145.00 (7.23折)
寻径林间:关于蘑菇和悲伤(自然文库) 当我陷入黑暗的绝境时,蘑菇给我的生活重新带来了乐趣和意义。
这是一本博物学与人类学相结合的作品,讲述了挪威人类学家龙 利特 伍恩探索蘑菇世界的旅程,让我们认识到博物对人类悲伤的治愈作用,同时了解人类学如何推动博物学的发展。正是对蘑菇的兴趣和寻觅蘑菇的爱好,帮助作者在亲人意外去世后重新找到了回归生活的道路。伍恩用细腻的文字记录了和菇友一起发现珍稀的蘑菇、研究真菌学文献、学习拉丁语以及同专家探讨蘑菇的气味和颜色等趣闻轶事。 本书可以作为一部蘑菇实用指南,文中提供了大量丰富、详实的蘑菇采集和鉴别信息;书后附有作者拍摄的蘑菇照片以及真菌中文名 拉丁名对照表,中文名来自生态环境部2018年版《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 本书作为自然愈疗的经典案例,不仅适合不熟悉野生蘑菇但热爱美食的吃货青年,也适合希望在博物学中探寻生活意义的读者。阅读本书
¥51.00定价:¥68.00 (7.5折)
餐桌植物简史:蔬果、谷物和香料的栽培与演变(自然文库) 吃货的好奇心词典,讲述粮食、水果和蔬菜的传奇身世。
这是一本关于餐桌植物的 冷知识大全 。如果你是好奇心旺盛的吃货,或是热衷于考究的植物极客,那么这本书便是为你量身打造。为什么我们把小麦、大米、土豆作为主食?为什么我们要栽培含有剧毒氰化物的木薯?为什么我们常吃的坚果是杏仁而不是橡子?为什么兰花有两万多种,人类的食谱却只选择了香荚兰?回答上述问题,都要从这些栽培植物的起源说起。 本书将带你踏上一段关于餐桌植物的时空穿越之旅,揭秘这些蔬果、谷物和香料令人大跌眼镜的原貌和风味,再现它们与人类漫长互动中的那些恩怨情仇。原来,人类与这些栽培植物之间的关系,并不仅仅体现于农业生产中的杂交育种工作,而是与古代先民的生活、世界各地的习俗、宗教传说故事以及近代以来的殖民地扩张和全球经济发展都息息相关。
¥51.00定价:¥68.00 (7.5折)
寻找我们的鱼类祖先:四亿年前的演化之谜(自然文库) 堪比恐龙复活的物种发现故事! 追溯“从鱼到人”的演化之路。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卢静入行的“启蒙之书” 中国科学院院士、古鱼类学家朱敏倾情推荐
这是一条从四亿年前游到现在的鱼。 经历亿万年坎坷,成功挺过四次物种大灭绝,却几乎不改容颜。 它曾被认为早已与恐龙一同灭绝,却在20世纪30年代 起死回生 。 这便是在脊椎动物登陆进程中的关键演化物种:拉蒂迈鱼。它的发现,被看作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事件之一,更是轰动一时的新闻热点。从科研人员到媒体记者,从政界高官到海岛渔民,这条游弋于静谧深海的化石鱼,在水岸之上的人类世界掀起了滔天巨浪。 追溯脊椎动物的 上岸 历程 拉蒂迈鱼是从鱼类到早期两栖类演化的关键物种代表,它所属的肉鳍鱼类,大概是全体陆生脊椎动物的祖先。四亿年前,称霸泥盆纪的古老鱼类族群,究竟在深海之中经历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演化?当它们迫于环境压力而上岸时,又做出了哪些适应性改变?或许我们都能从生活在深海的这种蓝色大鱼身上找到答案。 生
¥43.50定价:¥58.00 (7.5折)
¥72.00定价:¥96.00 (7.5折)
那些我生命中的飞羽(从鸟类救助师的成长故事中学会与鸟类的和谐相处之道) 身边常见鸟类的救助指南 让数万只鸟类回归自然,让生命教育融入行动之中
这只鸟是什么? 应该怎么喂养? 受伤了怎么治? 微博百万粉丝博主用实际行动来为你解答。 既是一部一线鸟类救助人员的成长史, 也是一部如何与鸟类和谐相处的指南; 既有温情脉脉的点滴,也有让人忍俊不禁的瞬间,更有实用的鸟类救助经验; 全书收录49种鸟类,覆盖身边大多数的常见鸟类。
¥37.10定价:¥65.00 (5.71折)
¥66.00定价:¥88.00 (7.5折)
珊瑚:美丽的怪物 走进珊瑚在神话、民俗、文学、政治、贸易与生态中的绮丽世界,含200余幅精美插图!
自然历史杰作,同题材市场少有 走进大洋深处的绮丽世界,揭开珊瑚的迷人奥秘 美国海洋专家撰写,资料翔实可靠,语言简明生动 一场珊瑚与人类历史交织的旅程 多样形态、缤纷色彩、神话、民俗、历史、贸易、文学、艺术、生态、建筑 往返于非洲、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深入四大洋 200余幅精美插图带来无与伦比的视觉享受 获《选择》《自然历史》等西方主流媒体力赞 自然历史杰作,揭开绮丽珊瑚的科学奥秘,市场少有 * 了解珊瑚人类史的不二之选,市场少有 本书不论在科学度、专业度,还是趣味性、阅读性、审美性上,都是难得的自然历史杰作,国内外市场上很少见到这类可供大众阅读且信息量非常丰富的有关珊瑚的读物。 * 究竟是植物,还是动物? 一丛丛珊瑚就像生长在海底的花草,构建起神秘而美丽的海洋
¥86.30定价:¥115.00 (7.51折)
这是一本颜值极高的昆虫采风录,讲述了作者与虫儿们的不解之缘。轻松诙谐的文字,配以精彩的微距摄影,让阅读此书就仿佛在观看一部自然纪录片,享受一场干货满满的视觉盛宴。作者的建筑学背景为他的昆虫观察赋予与众不同的视角,带给人耳目一新的多元化知识;细致入微的观察,辅以丰富奇妙的联想,使许多照片展现出昆虫不为常人所知的结构之美;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所写成的文字思想深刻,由昆虫行为的表象关注其形成的本质原因和演化动力,而绝非泛泛之谈。
¥58.50定价:¥78.00 (7.5折)
¥73.50定价:¥98.00 (7.5折)
怎样观察一粒种子 2016年美国园艺学会年度好书, 美国国家户外图书奖得主作品, 100种植物的超清摄影作品,带你走进种子的缤纷秘境,探寻种子的前世今生。
你曾注意过种子的美吗? 苦瓜的种子宛若晶莹的红宝石,罂粟的果荚好似颇具艺术感的盐罐,大翼蝶翅藤的翅果看起来就像小巧的蝴蝶。我们将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欣赏种子,从中领略种子的独特魅力,惊叹它们竟然可以如花儿般缤纷多姿,甚至更加绚丽。 种子同样有迷人的故事。 西亚马利筋的种荚里仿佛住了轻盈的百万伞兵,丝兰的结实要依赖一种特殊的寄生蛾类,野胡萝卜只有在天气干燥时才会释放种子。这其中蕴藏的植物智慧同样令人称奇。
¥109.50定价:¥146.00 (7.5折)
追随昆虫2:暗夜舞台与迷雾中的推理(自然感悟) 第四届坪山自然博物图书奖30本入围作品 商务印书馆 被誉为“本土《昆虫记》”!步入虫界悬疑剧场,城市自然漫步的新思路。
全国优秀科普作品《追随昆虫》之第二部 北京大学刘华杰教授、博物画师张瑜、科普作家三蝶纪联袂推荐! 用推理式观察解密昆虫行为 槐叶上酷似电路板的 金属箔片 印迹,仿佛神秘的外星文明密电码;虫茧周围依随树枝和墙壁而变化的 弓箭 阵列,暗藏因地制宜的保卫策略;音符一般的猎蝽卵盖序列,反映出抵御天敌的精巧招数 以真正的蛛丝马迹为线索展开推理,揭示昆虫行为模式背后的演化奥秘。 用建筑学视角讲述昆虫之美 伞扁蜡蝉疏密有致的翅脉纹路,完美展现古典主义建筑的三段式风格;优美苔蛾翅面上的红黄条纹,犹如西班牙教堂内庭的拱券涂饰;乌桕叶 玫瑰卷儿 ,是蛾类幼虫轻松完成的单一要素从地板到墙壁的过渡;钟蛛自上而下反向砌筑的钟形小巢,堪为悬挂式酒店提供灵感 微距镜头下,昆虫的结构细节呈现出令人意外的建筑美感。
¥66.00定价:¥88.00 (7.5折)
绝境:滨鹬与鲎的史诗旅程(自然文库) ?2016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科学通信好书奖 ?蕾切尔·卡森环境图书奖 ?李德环境写作奖
红腹滨鹬是一种在海滨生活的候鸟,体重仅有140克左右,不过是一只咖啡杯的重量而已。但为了赶赴一年一度的北极之约,这种小鸟每年的单程迁飞距离竟长达上万公里。 面对如此遥远的征途,红腹滨鹬的能量从何而来?它们如何做到在绵延不断的海岸线上精准定位至食物*丰富的滩涂?迁飞途中,一种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亿万年的远古生命,为红腹滨鹬提供了强有力的能量支撑。这便是长相奇特的海洋生物 鲎。古老的鲎与长距离飞行的候鸟之间有着哪些令人称奇的交集?鲎与人类的健康生存又是如何息息相关的?当科学家对红腹滨鹬的了解日渐增多,才发现它们的生存正面临严峻的挑战。食物的短缺、海平面的上升、以及人类对沿海地区大张旗鼓的开发建设,都在威胁红腹滨鹬的延续。 作者黛博拉 克莱默追随红腹滨鹬,完成了一次近乎横跨南北两极的野外考
¥51.00定价:¥68.00 (7.5折)
魔豆:大豆在美国的崛起(自然文库) 美国的扩张战略与中国人的餐桌安全,大豆故乡何以成为全球大豆进口国。
※美国的扩张战略 大豆在美国的崛起和变身 ※中国人的餐桌安全 大豆故乡成为全球大豆进口国 ※从农产品到大宗商品、工业原料 大豆的多重身份 ※现实版《杰克与魔豆》 被忽略的重要农产品的历史研究 ※从中国到美国 大豆的传播轨迹和出人意料的发展阶段,亚洲移民、美国农业部、制造业大亨、科学家、健康食品爱好者、安息日会、农场主、食品公司、第二次世界大战、嬉皮士的推波助澜
¥66.00定价:¥88.00 (7.5折)
剥开鸟蛋的秘密(自然文库) ?入围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 ?《福布斯》年度*鸟类图书 ?英国著名鸟类学家伯克黑德的科普佳作! ?层层剥开一枚鸟蛋,深入探索个中奥秘
★ 入围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 ★《福布斯》年度*鸟类图书 ★ 美国《书单》杂志年度优秀鸟类图书 鸟蛋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形状? 这些形状蕴含着哪些不同寻常的意义? 鸟蛋的外壳是何时生成的? 为什么有的鸟蛋里没有蛋黄? 蛋壳上的颜色和图案又是怎样形成的? 鸟蛋 降生 时,是尖端还是钝端先出来? 几乎每个人都曾在孩提时代对鸟蛋有过好奇,本书将解答你心中的这些疑问。著名鸟类学家蒂姆 伯克黑德称鸟蛋是世界上 *完美的事物 ,每一层构造都无懈可击。数十年专注于鸟类研究的他,将带我们踏上一段前所未有的奇妙旅程,探寻暗藏于鸟蛋当中的秘境。故事就从一百年前悬崖上的一枚鸟蛋说起。
¥45.00定价:¥60.00 (7.5折)
新生命史:生命起源和演化的革命性解读(自然文库) 以全新视角揭示细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导致地球气候的变化,关于环境或地球的过去及未来的之书。
以*的科学研究为基础,用生态学的方法思考生命的历史,对地球生命的起源和演化进行革命性的解读,首次面向大众读者的综合性读物。 全方位呈现地球及其生命发展的整体历史,展示人类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所有胜利和迂回,任何BBC纪录片无法替代,是关于地球这颗暗淡蓝点上生命进化的杰作。 内容丰富,包含关于数次大灭绝前后的化石分析;语言通俗,记录作者多年的野外、教研工作及有趣的轶事;后附大量参考资料,为想更多了解人类从哪里来以及我们星球可能的未来提供指引。
¥66.00定价:¥88.00 (7.5折)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大兴安岭册 一本书认识中国极北端林带大兴安岭地区的草木
本书可供读者了解我国极北端壮丽的大兴安岭地区丰富的植被资源,也可作为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植物学、生态学及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工作的科研人员、管理工作者参考用书。
¥66.00定价:¥88.00 (7.5折)
植物的反击:重构自然秩序的食虫植物(自然感悟丛书) 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作序推荐。颠覆人们的认知的食虫植物的发现历史。被达尔文誉为“世界上最神奇的植物”。
食虫植物,顾名思义,就是一类 吃虫子的植物 。1875年,达尔文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本关于食虫植物的著作《食虫植物》(Insectivorous Plants),掀开了人类对这类世界上最特殊的、能够 反击 动物的植物的探究历程。作者用精美的照片和插画,以科学的思路,解读了这一历史过程,并将有关的科学家们的故事一并挖掘出来。
¥54.00定价:¥72.00 (7.5折)
¥66.00定价:¥88.00 (7.5折)
怎样观察一棵树(探寻常见树木的非凡秘密)(精) 团购优惠,咨询在线客服
¥58.60定价:¥118.00 (4.97折)
花与鸭嘴兽(自然感悟丛书) 第四届坪山自然博物图书奖30本入围作品 商务印书馆 博物达人张辰亮倾情作序推荐! 重度植物爱好者的异想世界。 跟随植物达人的足迹,漫游不同寻常的远方,体察植物的喜怒哀乐。
植物总是承载着人们的情绪,或喜爱、厌恶,或感伤、怀念。然而你可曾好奇过植物的内心世界?从阿尔卑斯山到日本冲绳,从悉尼到爱丁堡,植物达人天冬以小说般的叙事记录了自己行走异域的奇遇,并以拟人化的手法道出了植物的喜怒哀乐。 那些新奇的远方见闻里,有鲜活立体的人物,有生动有趣的民俗,有意想不到的花园日常。三十幅清新别致的手绘插画,捕捉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旅途的照片融入篇末手账,让故事中的场景触手可及。
¥66.00定价:¥88.00 (7.5折)
¥77.00定价:¥108.00 (7.13折)
野草离离——角落中的绿色诗篇 中国图书评论协会中国好书榜·新知类, 百道网中国好书榜
且驻足聆听,那些角落之中生生不息的野草,在肆意的践踏中,在卑微的餐桌上,在忽略的时光里,如何吟唱三千年的荒野长歌。
¥36.00定价:¥48.00 (7.5折)
¥71.30定价:¥95.00 (7.51折)
¥32.30定价:¥65.00 (4.97折)
¥126.00定价:¥168.00 (7.5折)
刺猬、狐狸与博士的印痕:弥合科学与人文学科间的裂隙(自然文库) 《熊猫的拇指》作者,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斯蒂芬·杰·古尔德人生中*后一本科普著作,为您厘清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复杂关系的真相。
¥48.80定价:¥65.00 (7.51折)
自达尔文的作品《人类的由来》一书问世后,对灵长类动物的研究中,对人类怎样进化这个问题的研究存在一定持续性的。特别是近年来的研究,对于如何形成社会组织、如何形成家庭构造,语言是如何发展出来等问题有所突破。所以就这些问题进行科普,了解整个进化过程的细节,有实际意义。 为了让内容上更通俗易懂,作者巧妙构思了情境,以猴子写信问答的形式来解读进化过程中的事情,用一问一答的方式介绍了猿猴的进化、身体、生态、性与繁殖、行为、社会、智能等几个主要方向的综合知识。颇有新意。
¥24.00定价:¥48.00 (5折)
神奇的花园(自然文库) 拨开古代的迷雾,亲历现代园艺的喧嚣,展望未来作物的愿景
读者对象: 植物和园艺爱好者,科学史爱好者,一般读者 宣传语: 拨开古代的迷雾,亲历现代园艺的喧嚣,展望未来作物的愿景 编辑推荐: **和新奇的现代园艺 *关于植物的神奇发现史 *一名园丁兼小说家的心路历程
¥51.00定价:¥68.00 (7.5折)
虫子也会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甚至改变我们的历史进程? 这听起来或许有些天方夜谭,但事实却是如此。斯图尔特在这本书中着重介绍了100多种让我们人类讨厌或感到恐惧的虫子,其中有些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或者忽视掉了的种类。这些起眼或者不起眼的小虫子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孙子兵法云: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这本书里,作者用历史、科学知识以及奇闻异事,立体地向我们介绍了这些虫子,*会带你毛骨悚然但又非常有趣的阅读体验。或许还能帮你克服对虫子的恐惧心理。
¥45.00定价:¥60.00 (7.5折)
香港方物志(珍藏版) 释读方物,在散文中遇见科学;图解香港,让历史立体鲜活。 全彩精装,首次加入大量珍贵实拍图及手绘图;香港回归20周年纪念版;一部全面介绍香港方物的博物志。
"香港学"的开山之作 自然科学、历史民俗与人文情怀相融合的经典读物 全新繁体版由香港中和出版公司出版并同步上市 有关香港史地知识的出版物十分缺乏,尤其是关于方物的记载近乎一片空白,不论是上世纪50年代还是香港回归20周年的今日。因此叶先生的这本小书,无可避免地填补了这空虚。这本香港方物志(珍藏版)不是新书,又是新书。早在1958年繁体版首先由香港中华书局出版;1973年由上海书局重版;2010年再次由香港中华书局进行重版。简体中文版则首次于1985年由三联书店出版;2013年由江西教育出版社重版。多次的出版印证了这本书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这本2017年全新的简体中文版加入大量珍贵的实拍图与手绘图,并补充了相关物种信息,由商务印书馆倾心推出;繁体插图版由香港中和出版公司同步推出。
¥103.50定价:¥138.00 (7.5折)
寻鲸记(自然文库) 英国非虚构大奖作品!跟随作者踏上一场全球寻鲸的文化博物之旅,见证鲸与人类世界的深刻关联。BBC纪录片式旅行写作风格,反思人类近300年捕鲸史,被誉为“鲸类写作中的经典”。
本书荣获英国非虚构写作大奖 塞缪尔 约翰逊奖,是鲸类写作中不可错过的经典。 写作糅合科学、文化、政治、商业等多重视角,全方位审视历史上人类与鲸的关系。 致敬经典名著《白鲸》,深入解构其创作背景、文本意义及精神实质。 介绍鲸的生物习性之外,从科学史角度,讲述几代鲸类学家的冒险故事和探索历程。 透视18世纪至 二战 前后的捕鲸业发展史,揭示其与国际政治格局变迁的内在关联。 独树一帜的非虚构写作风格,半是旅行手记,半是回忆录,趣味与新知兼具。
¥73.50定价:¥98.00 (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