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读懂敦煌

    如何读懂敦煌

    作者推荐语: 每次办敦煌展时都有朋友问: 如何读懂敦煌? 我笑笑说: 没人能读懂!既然读不懂,那就是要去读的意义! 2018年,在浙江大学参加 敦煌研究 会议时,我接到这个选题,本书的出版得到了施萍婷老师、高金荣老师、秦川导演等人的大力支持,秦导欣然为本书题写书名,说谁读懂了敦煌谁就是敦煌牛人!敦煌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恐怕真没人能说得清楚,走进敦煌,意识是模糊的,越走近越陌生,但离开敦煌后又常常牵挂。30年来,我始终徘徊在河西与西域的边界,或暗合王旭东院长的话 你早就是敦煌人了 !这让我忐忑, 敦煌人 有着至高的荣誉,从常书鸿所长、樊锦诗院长、王旭东院长到赵声良院长,一代一代无私的敦煌人驻守荒漠,播洒甘泉!每次走进西域、河西,我都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耳边还时常响起远在伦敦大学的韦陀先生为我《穿

    ¥66.60定价:¥68.00 (9.8折)

    1330条评论

    何鸿 /2020-12-3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我们这样发现良渚:良渚考古口述史

    我们这样发现良渚:良渚考古口述史

    本书系良渚考古口述史,多位在良渚百年考古过程中起到或大或小作用, 产生过过紧或疏关联的人物, 攒在一块儿共谈良渚发现 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有 科学, 有生活。避免了考古报告的枯燥艰涩, 用通俗的口语, 娓娓道来。本书结 构清晰,细节丰富生动,展示了许多良渚考古学术史上的精彩片段和意味深长的 细节, 深具学术价值。

    ¥125.40定价:¥128.00 (9.8折)

    104条评论

    王宁远 /2023-08-3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良渚文明手册

    良渚文明手册

    ¥125.40定价:¥128.00 (9.8折)

    178条评论

    陈明辉 /2022-07-3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良渚侧影——卞家山

    良渚侧影——卞家山

    早熟文明的世俗社会,远古先民的生存智慧

    ¥66.60定价:¥68.00 (9.8折) 电子书:¥19.99

    26条评论

    赵晔 /2022-07-3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考古发现与中华文化

    考古发现与中华文化

    ¥66.60定价:¥68.00 (9.8折)

    32条评论

    郭怡 /2022-02-28 /浙江大学出版社

  •  王陵和祭坛:瑶山遗址

    王陵和祭坛:瑶山遗址

    复原良渚早期王陵葬仪,揭示良渚文明玉礼内涵

    ¥78.40定价:¥80.00 (9.8折)

    79条评论

    方向明 /2022-07-3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当代中国考古学(第二版)

    当代中国考古学(第二版)

    ¥62.80定价:¥78.00 (8.06折)

    陈虹 /2024-05-3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岭南地区出土汉代铜器的考古学探索

    岭南地区出土汉代铜器的考古学探索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 岭南境内发掘的汉代墓葬至少在2000座以上,所出汉代铜器数量在国内首屈一指,但是究竟有哪些器类,其风格特征、时空变化、形成过程、流通情况如何,学界并无专文探讨。本书以岭南为研究区域,探讨了汉代铜器的分布特征、文化面貌、来源构成等方面,尝试复原了本土铜器的生产制作,并进一步考察了其对外输出状况和影响,从而大致构建了岭南汉代铜器社会生活史。无疑,岭南所出汉代铜器是汉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缩影,体现出汉文化大一统下的地方性特征。

    ¥70.90定价:¥88.00 (8.06折)

    48条评论

    吴小平 /2021-11-30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寻找回家的路2

    寻找回家的路2

    杭州博物馆《寻找回家的路》系列的第二本。 仍然是杭小博和杭小建组成CP,在历史的大潮间来回穿梭。 从建德乌龟洞到良渚、战国、南宋、元和民国,在杭州博物馆馆藏文物的引领下,再度去体会杭州的上下一万年。 采用了全新的文字和彩插风格,故事更加曲折紧张。 是杭州历史文化校本课程指定用书。

    ¥62.80定价:¥78.00 (8.06折)

    1条评论

    金霄航 主编 /2021-08-3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诗路遗珍——浙江诗路沿线文物资源调研报告

    诗路遗珍——浙江诗路沿线文物资源调研报告

    本书不仅厘清了浙江诗路古迹及其相关文化遗产现状,更通过深入挖掘诗路古迹上的经济元素,如隐士隐居、书法艺术、田园茶道等,对打造浙江省大花园建设中的唐诗之路黄金旅游带以及未来诗路文化遗产的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议。

    ¥81.20定价:¥118.00 (6.89折)

    30条评论

    编者:孟诚磊 /2021-10-3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中国泥盆纪牙形刺

    中国泥盆纪牙形刺

    ¥115.70定价:¥168.00 (6.89折)

    8条评论

    王成源 /2020-05-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考古发现与唐代文学研究

    考古发现与唐代文学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在新材料的发现当中,考古发现*为重要,因为考古发现的材料是埋藏于地下的保存了当时风貌的原始材料。这对于唐代文学研究,更显得意义重大,因为就中国书写文献的发展来说,汉代是纸简替代的时代,宋代是印刷繁盛的时代。在汉代以前,因为时代的久远和书写方式的艰难,给文学的独立发展带来极大的不利,尽管20世纪出土的简帛文书颇为丰富,但其重点是落在学术史而不是文学史研究方面;宋代以后因为书刊印刷的盛兴,大量的文献得以广泛流传,因而考古资料对于文学史研究的利用价值相对而言就大为减损。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代,是抄本文献占主流地位的时代,尤其是唐代,是纸抄文献流传*多的时代,由于抄本文献辗转易误,以及流传中容易散佚的特点,利用新的考古发现的材料以进行唐代文学的研究,对于探索文学史

    ¥64.50定价:¥78.00 (8.27折)

    12条评论

    胡可先 /2014-04-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读卷校经:出土文献与传世典籍的二重互证

    读卷校经:出土文献与传世典籍的二重互证

    1925年,王国维率先提出二重证据法的说法,从此,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量印证, 以考古代历史文化,成了一种公认科学的学术正流。本书作者许建平先生长期从事敦煌出土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在整理《敦煌经部文献合集》、《敦煌子部文献合集》等大项目的过程中,秉承王氏以来二重证据相结合的优良学术传统,结合传世典籍与敦煌写本、碑志等出土文献撰写了一系列学术论文,来考证我国古代的历史文化,论证传世典籍在传抄、刊刻过程中可能形成的错误。本书汇编了许建平先生从事敦煌写本文献、出土文献研究以来,结合传世典籍与出土文献研究中**代表性、*有学术价值的23篇论文,内容分为三类:一是关于敦煌写本的,二是关于出土碑志的,三是在论证过程中使用到敦煌写本与碑志材料的,并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编排论文次序。这23篇论

    ¥70.90定价:¥88.00 (8.06折)

    许建平 /2014-06-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