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出版社镇社之宝 博雅英华 系列又添新著,一部丝绸之路研究领域的重磅作品。 作者荣新江教授是丝绸之路研究领域数一数二的学者。
¥56.40定价:¥99.00 (5.7折)
思想照亮旅程(平装版) 倾注中国思想界三代学人心力, 厘清2500年西方思想伟大历程, 51部人类核心经典,38位中文学界名师, 包罗政治、哲学、法学、经济等多领域精华, 透彻理解过往世界与当代中国
◎作者阵容: 汇聚中国社科人文领域三代顶尖学人,理清西方 2500 年思想发展来龙去脉。 38位学者,在中国很有影响力,分属三代,一是全程参与了八十年代知识 观念整理,影响了很多知识青年,至今仍活跃在第一线的学者,像杜小真、邓晓芒、周国平、陈嘉映、郑也夫、钱永祥等;二是紧追其后,对知识 观念整理活动做出贡献的中生代学者,像徐贲、阎克文、赵汀阳、高全喜、冯克利、张伦、刘擎、孙广振等;三是继承上一轮知识 观念整理活动的新生代学者,像彭刚、周保松、林国华、李康、刘瑜、王建勋、陶然、包刚升、李华芳等。 ◎内容涉猎、文本特色: 46位思想大家 5 1部经典著作,帮助读者 掌握政治、哲学、法学等思想菁华, 用超越时代的知识和思想 透彻理解当代中国和世界。 上至公元前5世纪的修昔底德、柏拉图,下至20世纪的罗尔
¥95.80定价:¥168.00 (5.71折) 电子书:¥49.99
¥34.00定价:¥68.00 (5折)
酒中的文明 丁学良著作 从文明史和社会史寻觅酒的故事 在文明中寻觅美酒,在美酒中品味文明。中国学术界著名“酒仙”——哈佛才子丁学良新作
1. 喝酒的人很多很多,懂酒的人却很少很少。丁学良就属于真正 懂酒 的那个少数派。 2. 一个人不但要懂得 酒中的文明 ,而且还要懂得 文明中的酒 ,才能真正称得上 懂酒 。 3. 丁学良走遍世界,在文明的源头寻觅美酒所下的功夫,不亚于他做学问下的功夫。 4. 中国学术界现在还怀有李太白意趣的 酒仙 ,大概非丁学良莫属了。 5. 本书穿越古今,纵横中外,笔调轻松潇洒,如饮醇浆。 6. 跟着作者一起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品万种酒,做一个 懂酒 的人。
¥50.20定价:¥88.00 (5.71折)
【35元5件&69元10件】小王子 精装珍藏版原著 圣埃克苏佩里著中文版儿童青少年版三四年级课外阅读书老师阅读五六年级课
¥30.00定价:¥45.00 (6.67折)
¥41.60定价:¥68.00 (6.12折)
法语世界的孔子形象研究 成蕾 柴立立 中国传统文化海外传播 国际文化交流学术专著 四川大学出版社
¥39.00定价:¥78.00 (5折)
图书馆:无尽的奇迹 图书馆秘闻,珍本八卦,书人逸事;跟随珍本收藏家造访实际存在的知名图书馆,以及埃科、博尔赫斯、托尔金等人作品中的图书馆
¥34.00定价:¥68.00 (5折)
¥34.00定价:¥68.00 (5折)
★ 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名作丛书 四十周年纪念版,致敬大时代狂飙中迎风而立的几代学人。 ★ 国学大师季羡林一生中zui重要的学术著作。季羡林一生致力于文化交流研究,本书是探究蔗糖文化交流史的核心参考文献。 ★ 本书可谓蔗糖历史的资料宝库,涵盖丰富的史实、数据与文献记载,从蔗糖的发展史切入,全面且细致地追踪其从起源到传播、演变的完整历程。 ★ 深入探究中国本土蔗糖产业的兴衰起伏,以及其在国际交流中扮演的关键角色,生动展现蔗糖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多元风貌与动态发展,让读者深入了解这一被忽视却意义深远的文化遗产。 ★ 蔗糖在中外文化交流进程中的关键纽带效能,本书细致解析了蔗糖在多元文化间的传播路径、接纳模式与文化转型现象,揭示了跨文化交流的内在逻辑与广泛影响,为相关学术探究贡献珍贵范例,拓宽读者了对文
¥87.10定价:¥130.00 (6.7折)
汗青堂丛书026·中日交流两千年:客观友好的中日关系论述 客观友好的中日关系论述 融两千年交流史于200页小书之中
日本作为中国*重要的邻国之一,千百年来,中日两国的历史发展轨迹相互交缠撕扯。然而,谈起中日交往史,除了遣唐使、侵华战争,我们还能想到什么? 作者藤家礼之助先生为我们整理呈现了中日两千年交流的图景。本书从日本立国进入中国古籍谈起,通过倭王金印、 日出处天子致书日落处天子 的国书事件、遣唐使、入宋僧、文永 弘安之役、倭寇、勘合贸易、甲午战争等事件及近代之后中日关系的起起伏伏,梳理了两国交往的大事件,串联起两千年的互动交流史。
¥34.20定价:¥60.00 (5.7折) 电子书:¥36.00
“一带一路”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设:以数据为支撑优化国际传播效果
¥65.70定价:¥98.00 (6.71折)
本书从教师视角分析评价对教学的意义和价值,从 教-学-评 一体化设计、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等方面提供切实有效的、以评价支持教学的策略,并对教师评价素养提升进行详细阐述。书中包含大量来自一线的生动案例,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相关理念或策略。希望本书能让更多的教师重新审视评价,更好地运用评价;以评价点燃智慧,以评价点亮心灵。
¥45.60定价:¥68.00 (6.71折)
¥16.00定价:¥32.00 (5折)
中外名家写作法 归纳总结了古今中外文化名人的写作经验,写作爱好者的指南。
※写作爱好者的门径和钥匙,文化名人写作经验大集合。 ※继承前人的写作经验,提高写作能力。 ※作者孙琴安深耕文学研究多年,总结简明扼要,条理清晰。
¥24.00定价:¥48.00 (5折)
书店不死 唯有书店才是把书传递下去的中坚力量! 探问“书”与“书店”的现在与未来的非虚构作品
1、本书作者石桥毅史是日本知名文化记者,曾任日本出版业内知名媒体《新文化》的主编。他长期关注日本出版、书店行业,多年来关心并持续观察书店发展,并以自己扎实的功底、敏锐的观察写下过大量关于书店的现场报道。本书是以他 书店 为题材的作品,辅一出版就备受好评。 2、作者以敏锐、感性、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日本的特色书店现状,书店员的工作状态与真实心声。表现了书店员在出版业持续低迷,电子书、网络购书等现象成为常态的现状下,竭尽所能 传递书 的感人场面。使人再度审视纸质书、书店的存在意义,书店员的价值与魅力。 3、本书作为日本书店的现场报道,也为国内书店、书店员们提供了重要的视角与参考。日本的书店、书店人在艰难的环境下如何努力存活下去?在电子书、有声书的包围下,纸质书不会消失的理由是什么?书店未来该如
¥33.60定价:¥55.00 (6.11折)
本书在2016年版基础上,更新了三分之一的文章,其中新增的有苏联末任外长别斯梅尔特内赫撰写的《我们把东西方拉近了 》、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见证俄中关系半个世纪的风云变迁》、中国外交部原常务副部长田曾佩《亲历中俄关系史上若干关键时刻》、李德标大使《我的莫斯科情结》和著名汉学家刘克甫教授《怀念恩师》等10篇,使文集内容更丰富、更全面,也更有可读性。
¥33.60定价:¥59.00 (5.7折)
¥8.50定价:¥15.00 (5.67折)
¥33.00定价:¥58.00 (5.69折)
¥8.50定价:¥15.00 (5.67折)
¥113.20定价:¥169.00 (6.7折)
¥31.70定价:¥45.00 (7.05折)
外国专家看中国 系列包含7本书,《不与民争利》为阿文,其余6本均为英文。该系列旨在从不同的外国人的视角给国外读者呈现一个立体、真实而丰富的中国形象。
¥50.10定价:¥88.00 (5.7折)
¥32.20定价:¥48.00 (6.71折)
融融和应:民国时期汉藏佛教界文化交流 王海燕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12
¥49.00定价:¥98.00 (5折)
¥27.30定价:¥48.00 (5.69折)
¥25.60定价:¥45.00 (5.69折)
郑和七下西洋:真正的航海英雄“辛巴达”(英) 听外国人讲述郑和的航海故事
¥50.10定价:¥88.00 (5.7折)
中外名家读书法 归纳总结了古今中外成功者的读书经验,读书爱好者的指南。
※阅读爱好者的门径和钥匙,名家读书经验大集合。 ※继承前人的读书经验,让学习更高效。 ※作者孙琴安深耕文学研究多年,总结简明扼要,条理清晰。
¥24.00定价:¥48.00 (5折)
亚洲价值 东方智慧——亚洲文明交流互鉴北京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国际儒学论坛 2016)(两册一套)
¥107.50定价:¥215.00 (5折)
¥61.00定价:¥91.00 (6.71折)
¥67.20定价:¥118.00 (5.7折)
¥43.60定价:¥65.00 (6.71折)
¥476.00定价:¥680.00 (7折)
¥40.80定价:¥68.00 (6折)
物的交往是人与人交往的重要形式,在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体系中,物质交往是精神交往的基础与条件,精神交往是物质交往的跨域与突破。同时,物质交往是社会关系以及上层建筑的需要,它能催生新的生产力及其文明空间的诸多革新。在全球范围内,物的交往是全球史发生的重要纽带,也是全球史发展的根本基础。 本书通过丝路上的 物的交往 展现了文明之间 思的流动 ,揭示了 物的传播 本质,推动了全球文明的传播与互鉴,加速了全球文明进程,也为当代丝路文明发展提供历史依据与理论支撑。
¥49.00定价:¥98.00 (5折)
¥7.50定价:¥15.00 (5折)
150余名在世界40多种语言领域耕耘多年的中外专家、学者和翻译工作者, 文化、外交、影视、媒体等热点问题展开深入研修和交流活动 中国目前规模*、覆盖语种*全、文化内容*丰富的语言与翻译专业交流与人才培养平台 学术成果的集中展示。 中国文化 走出去 的起步与探索 本书看点:首次公开总书记、总理工作之余与翻译人员的亲切攀谈细节
¥54.90定价:¥82.00 (6.7折)
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 荣新江 探讨汉唐丝绸之路走向 东西文化交流 西方物质文明 汉文典籍向西域地区的传播 北京大学旗舰
¥49.50定价:¥99.00 (5折)
对于移民美国的中国人来说,他们早已成为祖国的陌生人,只能在惆怅的回望中与日新月异的故国渐行渐远;而在本以为自由开放的美国社会,即便再努力也无法完全真正地融入,隔着的似乎不只是一个宽阔的太平洋 多年以后,美国也依然是如此陌生。 虽然只能被生活裹挟着踉跄向前,但他们选择了坚守自己的梦想,以对抗这双重疏离带来的身份迷失和文化纠结。今天,大洋彼岸的陌生人,已不仅仅满足于在美国站稳脚跟,而是走上了自我选择、自我开拓的寻梦之路。
¥18.00定价:¥36.00 (5折) 电子书:¥9.42
¥7.50定价:¥15.00 (5折)
高校阅读推广案例赏析 引领师生阅读,引领社会阅读,引领品质阅读。
¥114.24定价:¥168.00 (6.8折)
¥84.30定价:¥148.00 (5.7折)
《非常的东西文化碰撞:近代中国人对“黄祸论”及人种学的回应》是作者在对黄祸论问题关注和研究10余年的基础上,所撰的国内为数不多的系统研究“黄祸论”的作品。
¥40.60定价:¥59.00 (6.89折)
文化遗产学 蔡靖泉 著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正版】 【正版图书,下单前请先咨询客服!】
编辑推荐
¥72.90定价:¥146.00 (5折)
¥45.60定价:¥68.00 (6.71折)
悲喜同源 陈其钢自述 一位享誉国际的作曲家在特殊年代的成长之路 一段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求学历程 人物传记书店(印刷版)
¥28.00定价:¥45.00 (6.23折)
留学教育自古就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培养和造就高端人才的重要路径。近代以来,大批中国留学人员负笈求学的足迹,记录着中华儿女追寻民族复兴的梦想。一部百余年的中国留学教育发展史,就是无数莘莘学子 索我理想之中华 的奋斗史,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出国留学、回国服务,在中国民族振兴的历史画卷中写下了极为动人和精彩的篇章。 《留学生与中俄外交变演》,以文化外交为理论分析工具,将近代中俄对两国间文化外交的认识差异及由此产生的策略与具体活动作为切入点,以纵向的时间演进为主线,对近代留俄教育发展演变进程作了全方位研究,展现了近代中俄外交关系与留学教育的内在逻辑关系,揭示了二者之间交互作用的历史特点及其演进规律,是一部兼具史料价值、学术价值、思想价值的著作。
¥48.40定价:¥85.00 (5.7折)
郑启五,1952年12月生,湖南衡阳人,厦门大学人口研究所研究生导师、兼任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台湾人口社会研究。《红月亮--一个孔子学院院长的汉教传奇》是郑启五在被委派到土耳其中东技术大学孔子学院担任院长两年间所撰写的教育经历及教育感悟。
¥6.00定价:¥12.00 (5折)
导语_点评_推荐词
¥26.00定价:¥39.00 (6.67折)
¥21.00定价:¥42.00 (5折)
¥95.70定价:¥168.00 (5.7折)
中国日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接触问题研究-(中国日本語専攻大学生における異文化接触の持続のための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能力)
¥55.80定价:¥98.00 (5.7折)
¥45.00定价:¥90.00 (5折)
¥95.70定价:¥168.00 (5.7折)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始终伴随着对外来文明的借鉴与吸纳,汉唐时代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力强大,人口众多,文化发达,胡汉交往频繁。其中,大量胡人(泛指中国以外的外国人)通过贸易、出使将本国的工艺品、器物、食物乃至动植物带到中原内地,同时将外来文明中的宗教、文化、艺术、习俗也带到汉地。*重要的是,大量胡人生活在唐代中国的宫廷、城市,潜移默化中将他们的文化植入了中原文化,逐渐使得中华文明中有了外来文明的因素。但是,多年来相关研究或者较依赖于文献记载,或者比较具有局限性,不能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示胡汉文化的交流互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学术界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研究日趋深入,尤其是大量相关考古成果的涌现,为深入研治胡汉文化交流的课题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本书作者是
¥96.60定价:¥138.00 (7折)
上海文化发展报告.2023: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上海文化发展系列蓝皮书) 聚焦上海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立足成果与经验,深入挖掘文化的多方面功能,助力建设进程。
《上海文化发展报告(2023)》以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 为主题,聚焦新时代背景下的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基本遵循,综合考察文化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问题,深入研判上海文化发展的整体方位与发展趋势,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为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能级提升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49.00定价:¥98.00 (5折)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始终伴随着对外来文明的借鉴与吸纳,汉唐时代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力强大,人口众多,文化发达,胡汉交往频繁。其中,大量胡人(泛指中国以外的外国人)通过贸易、出使将本国的工艺品、器物、食物乃至动植物带到中原内地,同时将外来文明中的宗教、文化、艺术、习俗也带到汉地。*重要的是,大量胡人生活在唐代中国的宫廷、城市,潜移默化中将他们的文化植入了中原文化,逐渐使得中华文明中有了外来文明的因素。但是,多年来相关研究或者较依赖于文献记载,或者比较具有局限性,不能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示胡汉文化的交流互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学术界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研究日趋深入,尤其是大量相关考古成果的涌现,为深入研治胡汉文化交流的课题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本书作者是
¥96.60定价:¥138.00 (7折)
¥55.80定价:¥98.00 (5.7折)
¥65.70定价:¥98.00 (6.71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