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俗通义(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风俗通义(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1 . 内容丰富,涉及汉代生活方方面面,尤其是民间习俗。 《风俗通义》记载了包括三皇五帝的多种传说和定义、六国历史、汉代流行传闻、人物评论、礼乐祭祀、山川河流、鬼怪神妖等,自*早介绍《风俗通义》的南朝范晔就以 洽闻 即所记广博评价此书。而在这些记载中,应劭特别关注民间习俗。比如对于祭祀,《风俗通义》中既记述了如封禅、祭五岳、祭黄河、祭社神稷神这样的国家大典,留下了汉代官方祭祀的*手资料,同时又记述了禊、祖、祭灶、祭司命等民间祭祀,而现代过小年祭灶王爷就可以上溯到汉代阴子方的后人在腊日用黄羊祭灶。 辟谣存正,以儒家思想为原则辟谣言、除恶俗,端正评价标准。 《风俗通义》记述广博,重视民间习俗并不是因为好奇,而是为了纠正不符合儒家正统的论调,禁止民间过分泛滥的祭祀,辟除谣言,拨乱反正。例如

    313条评论

    孙雪霞,陈桐生译注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  国语(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国语(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国语》是 编 不是 著 ,是 选 不是 作 。《国语》文章是从西周到战国初年不同时代的周王室和各诸侯国史官早就写好了的,编者只是起到选篇、编辑的作用。《国语》选编范围,包括西周、东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诸侯国。尽管选篇不够完备,但是像西周覆灭、齐桓、晋文称霸以及吴越兴亡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在这部书中得到反映。它的记载上至周穆王,下迄鲁悼公,约当公元前967年至公元前453年,历时514年。各国史料在全书中所占的比重悬殊甚大,其中《晋语》所占篇幅*多,而《郑语》只有两条材料。本书由陈桐生编译。

    442条评论

    陈桐生译注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  国语(精)

    国语(精)

    99条评论

    陈桐生 /2014-10-01 /中华书局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