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石窟简史

    中国石窟简史

    权威专业:作者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大考古系本硕、美国堪萨斯大学中国艺术史博士,早年师从我国历史时期考古和佛教考古的开创者宿白先生,长期研究中国石窟寺艺术。该书为作者集40年专业研究成果之大成,入选了2021年“中国好书”月榜。丰富图文:本书分为引言、10个章节、结束语等12个主要部分,共31万字,附图232张,不少为常青老师亲自拍摄或绘制。他从石窟艺术的源头写起,系统性地梳理了石窟艺术传入中国后上千年的变迁。书中还附有《中国石窟(造像)分布表》,为读者提供参考。通俗简史:中国石窟是世界上现存数量zui多的石窟文化遗产,有古代艺术画廊的美誉。石窟保护和利用工作包括石窟本身都日渐受到公众关注。本书图文并茂,作者以历史文化为线索,用清晰的脉络、晓畅的语言讲述了中国石窟艺术接受、改造及其传承的历史脉

    101条评论

    常青 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  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依据史传对前人《列国志传》行修订润色加工而成的,清代乾隆年问,蔡元放对此书又作了修改,定名为《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叙述了西周末年至秦统一六国长达五百年的庞大史事。这一时期英雄辈出,群星璀璨,上自各国的气运盛衰,下至个人的荣辱沉浮,几乎成为后世是非成败的理论源头。 这部小说将分数的史事巧妙地穿插编排,成为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并用通俗的语言将其冶为一炉,使具艺术成鱿有了显*的提高。

    164条评论

    (明)冯梦龙,(清)蔡元放 /浙江古籍出版社

  •  桃花扇

    桃花扇

    孔尚任*的《桃花扇/古典文库》为 古典文库 之一。《桃花扇》是清朝戏剧作家孔尚任经十余年苦心创作、三易其稿写出的一部传奇剧。《桃花扇》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历史剧, 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作品通过侯方域与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反映了明末动荡的社会现实及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争,从而揭示了南明覆灭的根本原因。作者从沉痛的故国哀思出发,无情地揭露了统治阶级丑恶的本质,严厉地遣责了他们祸国殃民的罪行;同时,以激昂的爱国热情歌颂了民族英雄和热爱祖国的下层人民。

    139条评论

    (清)孔尚任 /浙江古籍出版社

  •  智囊

    智囊

    《智囊》全书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历代智慧故事一千两百余则,因内容不同分为十部二十八卷,即《上智》《明智》《察智》《胆智》《术智》《捷智》《语智》《兵智》《闺智》和《杂智》。其中《上智》《明智》《察智》收录历代政治故事;《胆智》《术智》《捷智》收录各种有关治理政务手段的故事;《语智》收录辩才善言的故事;《兵智》收录各种出奇制胜的军事谋略;《闺智》收录历代女子的智慧故事;《杂智》收录各种黠狡小技以至于种种骗术。全书既有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大谋略,也有士卒、漂妇、仆奴、僧道、农夫、画工等小人物日常生活中的奇机智。书中涉及的典籍几乎涵盖了明代以前的全部正史和大量笔记、野史,故这部关于智慧和计谋的类书具有重要的资料和校勘价值。另外,书中各部类之前的总叙、分叙,各篇之后的评语

    255条评论

    (明)冯梦龙 /浙江古籍出版社

  •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的《牡丹亭/古典文库》的感人力量,在于它具有强烈地追求个性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浪漫主义理想。这个理想作为封建体系的对立面而出现。善良与美好的东西都属于杜丽娘。汤显祖描写杜丽娘的美貌很成功,而描写杜丽娘的感情和理想的那些片段*具魅力。《牡丹亭》写出,她不是死于爱情被破坏,而是死于对爱情的徒然渴望。通过杜丽娘的形象,《牡丹亭》表达了当时广大男女、青年要求个性解放,要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

    209条评论

    (明)汤显祖 /浙江古籍出版社

  •  西厢记

    西厢记

    王实甫编写的《西厢记》的故事*早起源于唐代诗人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在宋金时代流传甚广,一些文人、民间艺人纷纷将其改编成说唱和戏剧。《西厢记》就是在这些丰富的艺术积累上行加工创作而成的,讲述了张生与崔莺莺缠绵悱恻、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表达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

    133条评论

    (元)王实甫 /浙江古籍出版社

  •  考古浙江:万年背后的故事

    考古浙江:万年背后的故事

    本书用新闻报道描述了浙江考古的人和事,生动展示了浙江省多项重要考古的发现发掘过程,作者深入考古线,生花妙笔,用生动写实的笔触将所见、所闻、所思向读者娓娓道来,将神秘的发掘现场、静默的出土器物、谦逊的考古人员、有趣的历史知识从幕后搬到了台前,而且与读者之间丝毫不存在距离感。无论是蜚声遐迩的“10000年上山”、“5000年良渚”、“1000年南宋”,还是默默无闻的瓦窑里遗址、坦头窑址、海塘遗迹,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感受到考古人员的丰满形象、发掘背后的丰富故事和浙江深藏的丰厚底蕴。

    123条评论

    马黎 著;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 /浙江古籍出版社

  •  老残游记

    老残游记

    101条评论

    (清)刘鹗 /浙江古籍出版社

  •  长生殿

    长生殿

    92条评论

    (清)洪昇 /浙江古籍出版社

  •  从山贼到水寇:水浒传的前世今生

    从山贼到水寇:水浒传的前世今生

    33条评论

    侯会 /浙江古籍出版社

  •  十二楼

    十二楼

    130条评论

    (清)李渔 /浙江古籍出版社

  •  说岳全传

    说岳全传

    33条评论

    (清)钱彩 /浙江古籍出版社

  •  摇曳的名分:明代礼制简史

    摇曳的名分:明代礼制简史

    新颖切入:自天子至于庶人,中国人为何那么在乎名分?以名分作为切入点,重新建立起明代礼制史的叙事框架。趣味解读:永乐皇帝留下了什么“祖宗家法”?景泰皇帝为何爱撒银豆?正德皇帝为何要禁猪?嘉靖皇帝为何要拆散天地?崇祯皇帝为何坚持“国君死社稷”?让看似单调的礼制人物活起来,让看似枯燥的礼制事件活起来。引证详实:从众多史料中寻找线索,引证的材料达1200多条。以点带面,层层渐进,勾勒有明一代礼制本末。

    66条评论

    陈士银 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  敦煌学记

    敦煌学记

    ?通俗易懂:本书所收基本上都是通俗的普及文章,绝大部分都在《敦煌研究》《文史知识》《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华读书报》等报刊发表过。?全 面记录:收录20篇文章,分别从先生治敦煌学之路、敦煌学的发展历程、国内外敦煌学人等方面展开,较为全 面地阐述了敦煌学研究的状况。?史实准确:专业资深学者编著,作者研究敦煌文献多年,其专业性可见一斑。后续团队反复校对,确保书本无疑错漏。识性与趣味性兼具。

    26条评论

    刘进宝 /浙江古籍出版社

  •  随园诗话

    随园诗话

    123条评论

    (清)袁枚 /浙江古籍出版社

  •  二十四诗品

    二十四诗品

    《二十四诗品》以凝练高妙的笔触状摹出二十四种诗歌风格。欲解此中微言大义,当以本书为指南。

    204条评论

    (唐)司空图 /浙江古籍出版社

  •  英烈传

    英烈传

    佚名*的《英烈传/古典文库》共八十回,关于作者,旧有郭勋(郭英的后裔)和徐渭两种说法,但据赵景深等学者考证,此两种说法都属假托,因此暂只能称作者为明代无名氏。该书系由明代民间流传故事改编而成,叙元朝末年顺帝失政,朱元璋率兵起义*终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政权。其中一些小故事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如贩乌梅、取襄阳、战滁州等。至于那些英雄似的人物如常遇春、胡大海、花云、徐达、李文忠、沐英、朱文正、邓愈、汤和、郭英、朱亮祖 等*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今天流行的评书《明英烈传》、《朱元璋演义》等曲艺作品就是据此而加工所成。而且评书、鼓书、评话等关于明英烈的作品,已经属于 英雄传奇 特征浓厚的文艺作品了,人物和故事不局限于史籍记载,*加生动、精彩。

    35条评论

    (明)佚名 /浙江古籍出版社

  •  棠阴比事

    棠阴比事

    如果你喜爱烧脑的探案故事,如果你是公案小说的爱好者,不妨翻一翻这本《棠阴比事》,据说 大神探狄仁杰 的创造者高罗佩曾从这本小册子中获得灵感哦!

    28条评论

    朱道初,桂万荣 /浙江古籍出版社

  •  初刻拍案惊奇

    初刻拍案惊奇

    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奇书,共有短篇小说40篇,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拟话本”形式,描写了众多引人胜的故事,如商人由厄运而致富,读书人由贫寒而成名;清官们断案如神,贪吏们枉法如虎;恶棍们奸淫揽讼,骗子们尔虞我诈;青年们怎样追求忠贞不贰的爱情,而封建礼教又如何制造婚姻悲剧。语言通俗简练;情节曲折起伏,扑朔迷离,然又合乎情理;人物内心刻划细致微,艺术形象栩栩如生,历来评价甚高。

    89条评论

    (明)凌濛初 /浙江古籍出版社

  •  红楼梦

    红楼梦

    161条评论

    (清)曹雪芹,(清)高鹗 /浙江古籍出版社

  •  七侠五义

    七侠五义

    60条评论

    (清)石玉昆,(清)俞樾 /浙江古籍出版社

  •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

    139条评论

    (明)许仲琳 /浙江古籍出版社

  •  红楼梦(精装)

    红楼梦(精装)

    26条评论

    (清)曹雪芹,(清)高鹗 /浙江古籍出版社

  •  无声戏

    无声戏

    50条评论

    (清)李渔 /浙江古籍出版社

  •  漫话丰子恺

    漫话丰子恺

    16条评论

    叶瑜荪 /2019-05-20 /浙江古籍出版社

  •  沈周六记

    沈周六记

    兼顾学术与通俗,美术与文学,深度还原吴门文人领袖沈周。沈周,不仅是吴门画派的领袖,也是明代吴中文苑的首位盟主。“吴中四大才子”同出其门下,其文艺创作引人注目,辉映一时。沈周的诗书画成就,本为一体,不可分割,本书是打破学科壁垒的一次尝试。六位作者有趣阐释文士生活,深入剖析文士内心思想,生动呈现沈周的艺术人生。文字清丽有温度,配以精致插画,既通俗又有学术内涵,行文联系密切,又能辨伪存真。透过诗画,还原文士所思所见,如何在生活中发掘乐趣,获得灵感与力量。在细微处关注其作为普通人的喜乐忧惧,体现他温和平易、乐观豁达的性格。在俗世中思索如何寻求立身之本,发展出志趣爱好。在当下也具有启发与慰藉心灵的作用。

    50条评论

    汤志波,秦晓磊 /浙江古籍出版社

  •  西游记

    西游记

    46条评论

    (明)吴承恩 /浙江古籍出版社

  •  小五义

    小五义

    29条评论

    (清)佚名 /浙江古籍出版社

  •  水浒琐语

    水浒琐语

    ?热潮奔涌。本书曾以“品水浒:梁山的权力与人性”一名在“喜马拉雅”网连载,文以成篇,深受业内好评和听众的欢迎。?立场坚定。作者以文学史的立场出发,用严谨的态度梳理《水浒传》当中的一一线索,缀以成文,考究细节,于表述之中不谈“施耐庵”而称其为“《水浒传》的作者”,恪守其叙述之立场。?人性焕发。谈及《水浒传》,更多是江湖当中的腥风血雨,而作者逆其道而行,以人性的体谅为重要的原则,挖掘《水浒传》当中焕发的人性,给支离破碎的现代人增添一抹生之动力。

    120条评论

    常明 /浙江古籍出版社

  •  古典文库·第一部(套装40册)

    古典文库·第一部(套装40册)

    137条评论

    (清)李汝珍,(清)吴敬梓,(明)吴承恩,(南朝宋)刘义庆,(南朝梁 /2019-01-18 /浙江古籍出版社

  •  洗冤集录注评

    洗冤集录注评

    51条评论

    关信,罗时润,宋慈 /浙江古籍出版社

  •  隋唐演义

    隋唐演义

    69条评论

    (清)褚人获 /浙江古籍出版社

  •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100条评论

    (明)罗贯中 /浙江古籍出版社

  •  看见5000年——良渚王国记事

    看见5000年——良渚王国记事

    连接古与今,让更多人走进良渚世界,看见5000年。本书作为大众读物,记录了良渚文明及其考古、申遗的全过程。借用考古发掘的手法,层层递进,展示了良渚文明的各个方面。包括良渚王墓、古城、水利系统的发现,以及良渚申遗的历程等。同时把目光投向背后的考古人,展示了还原良渚文明的点滴秘辛。

    64条评论

    马黎 /浙江古籍出版社

  •  儿女英雄传

    儿女英雄传

    16条评论

    (清)文康 /浙江古籍出版社

  •  儒林外史人物论

    儒林外史人物论

    铸鼎像物,遗貌取神——《儒林外史》人物形象研究《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部反映知识分子生活的长篇小说。而在一些研究论著中缺少全面的论述,因而有必要进一步加以探讨。吴敬梓在这部杰出的作品中,塑造了许多知识分子形象,其中包含“名流”王冕、老童生周进、中举前后的范进等,描写了他们生活的浮沉、境遇的顺逆、功名的得失与仕途的升降。从而表现出他们思想情操的高尚与卑劣、社会理想的倡导与破灭。更反映出在清朝封建统治阶级怀柔与镇压政策下生活着的知识分子的命运。

    67条评论

    陈美林 /浙江古籍出版社

  •  型世言

    型世言

    《型世言》继承、发扬了我国话本小说的艺术传统,非常重视作品的故事性和吸引力。其中大部分作品都经过作者精心剪裁和巧妙编织,使故事曲折复杂,情节跌宕起伏,吸引读者非读下去不可。加之作者陆人龙关心社会人生,注意观察各种人情世态,故能在作品中将其描摹曲至,使人如临其境。语言洗练,笔调轻松,庄中带谐,读来*富情趣。

    18条评论

    (明)陆人龙 /浙江古籍出版社

  •  续小五义

    续小五义

    21条评论

    (清)佚名 /浙江古籍出版社

  •  板桥杂记 幽梦影 浮生六记

    板桥杂记 幽梦影 浮生六记

    124条评论

    (清)余怀,(清)张潮,(清)沈复 /浙江古籍出版社

  •  行动者的写作

    行动者的写作

    ?当下中国文学,正在发生什么?写作者在写什么?什么是我们时代的新文学? 收入本书的基本是对中国当下文学现场及时发声的随笔短制。?文风不拘,任性言说。 此书为作者作为文学评论家的文章结集,收录了《来吧,让我们一起到世界去》《行动者的写作》《致无尽的,致永在的,致难以归咎的》等文章。?从“文学排榜”“文学策展”的讨论,到网络文学、先锋文学的分析,再到《人生海海》《应物兄》等作品的赏析,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展现了一位老辣的现代文学批评家的思考与洞见。

    8条评论

    何平 /浙江古籍出版社

  •  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张岱著作集

    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张岱著作集

    汇校存世各本,在文献学上有里程碑意义的典范之作。

    82条评论

    [明]张岱著,栾保群点校 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  四大名著·权威定本(套装4册)

    四大名著·权威定本(套装4册)

    310条评论

    (明)吴承恩,(明)施耐庵,(明)罗贯中,(清)曹雪芹,(清)高鹗 /2019-01-18 /浙江古籍出版社

  •  子不语

    子不语

    220条评论

    (清)袁枚 /浙江古籍出版社

  •  玉石分明:红楼梦文本辨(知趣丛书)

    玉石分明:红楼梦文本辨(知趣丛书)

    《红楼梦》细节文字品评本书主要包括了对红楼梦文体以及佚稿与脂评的研究。篇幅短小精悍,却涉及红学诸多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很多研究具有开创价值,学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5条评论

    石问之 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52条评论

    (南朝宋)刘义庆,(南朝梁刘孝标 /浙江古籍出版社

  •  史记八讲

    史记八讲

    战争是艺术,杀人是技术。本书稿是东洋文化研究所学者史杰鹏开设的《史记》网课讲稿结集。讲述《史记》中的八女、刺客、游侠、军师及其他战争历史相关冷知识。通过分析秦汉时期特殊群体的群像,剖析其精神世界。如刘邦四十岁还不娶妻?汉武帝时儒教充满血腥……连续犀利发问,揭露历史的决定性瞬间:鸿门宴,还有完璧归赵背后的因果连环。从音韵、训诂角度切入,对秦汉社会情状、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学术思想等方面进行剖析。贯穿人文主义思想,将《史记》这部史学名著放在它所产生的历史情境中加以观照。雅俗共赏、深入浅出,语言生动,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是引导广大读者亲近经典的优秀著作。

    82条评论

    史杰鹏 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  石上人生:传记文学视域下的唐代墓志铭研究

    石上人生:传记文学视域下的唐代墓志铭研究

    ?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六章为综合研究,下编四章为个案研究,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印证,前后相得益彰,层次突出。?上编中,前两章重在论证墓志铭的传记文学价值,三四两章重在对传主生前的形象和亲属间的情感表达进行分析,五六两章将研究视野集中在传主的疾病医疗和身后事宜的安排上。?下编四章,作者选取了王洛客墓志、何昌浩墓志、于汝锡夫妻墓志和皇甫鉟墓志,分别从个人生平、士人交游、家族网络和谱系建构四个角度进行了个案化的研究。这四个个案考察,可以分别对应上编章节中所讨论的综合面貌,是在传记文学理论下的专题深化。?上下编的设置,体现出了作者宏大的研究视野,点面结合互为补充,完整勾勒出了传记文学视域下的唐代墓志铭图景。?作为从传记文学角度研究唐代墓志铭的开创之作,角度新颖,问题意识突出,

    8条评论

    孟国栋 /浙江古籍出版社

  •  喻世明言

    喻世明言

    冯梦龙编撰的《喻世明言》四十篇,描写爱情、婚姻主题的作品占突出地位。有的直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生活,暴露社会黑暗;有的反映城市中下层人民的生活,歌颂朋友间忠诚的友情。另像《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等作品,反映了明代商业社会发达情况及中小商人的精神面貌。亦有不少作品存有封建说教和因果报应的消极思想。是明代“话本”和“拟话本”的重要选集之一,亦是后人研究“话本”小说的重要参考资料。

    53条评论

    (明)冯梦龙 /浙江古籍出版社

  •  镜花缘

    镜花缘

    19条评论

    (清)李汝珍 /浙江古籍出版社

  •  笠翁对韵

    笠翁对韵

    41条评论

    (清)李渔,朱伯荣,金新 /浙江古籍出版社

  •  问道录

    问道录

    35条评论

    扬之水 /2019-05-20 /浙江古籍出版社

  •  良渚玉器线绘(增补版)

    良渚玉器线绘(增补版)

    解读良渚全部精神世界的载体,了解世界文化遗产 良渚的神秘王国。 考古学家、良渚研究专家 、良渚出土玉器的*线绘者全新增补, 《良渚玉器线绘》(增补版)。

    39条评论

    方向明 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  孽海花

    孽海花

    曾朴编*的《孽海花》以金雯青、傅彩云(影射洪钧和赛金花)的故事为线索,通过上流社会中达官名士的活动和言论,反映了中国自同治初年到甲午战败这三十年间,知识分子从蒙昧闭塞、自我陶醉到睁眼看世界、并而探索强国富民之路的心路历程。 本书描绘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从中法战争到中俄领土争端,从甲午海战到台湾军民的反抗侵略,从洋务运动到维新派兴起,以至资产阶级革命领导的广州起义的失败,展现了广阔的故事场景;而雅聚园、含英社、读瀛会、卧云园、强学会、苏报社等等,又都是一时文化过程的足迹。

    49条评论

    (清)曾朴 /浙江古籍出版社

  •  苦路人影

    苦路人影

    23条评论

    孙郁 /浙江古籍出版社

  •  心理攸同:钱锺书与世界思潮

    心理攸同:钱锺书与世界思潮

    了解钱锺书思想及哲学、诗学问题。钱锺书自称,他一生为学,得益于黑格尔、老子的辩证法者甚多。从钱锺书一生的求索、创作及心路历程可见,诸多西方哲学家对其有着长远影响。在他的精神世界深处,隐藏着一部属于他自己的西方哲学史。即内化为他的知识与心理结构的一个人的西方哲学史。钱锺书从文学抵达哲学,又在文学中求证人生与宇宙本相。

    3条评论

    2024-01-10 /浙江古籍出版社

  •  鲁迅的书店(知趣丛书)

    鲁迅的书店(知趣丛书)

    细致讲述鲁迅一生与书的渊源鲁迅与书店的关系,反映的是买书卖书的商品交换关系,反映的则是作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精神消费、人情往来等等。这些书店,有的在鲁迅的创作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的伴随其藏书活动始终;有的则是应需而往,有的则是鲁迅生命中的过客。如内山书店、日本东京丸善书店、上海来青阁书庄和蟫隐庐书庄、伊文思图书公司、日本东京的相模屋、民国初年在上海滩“昙花一现”的食旧廛等。鲁迅与各色书店打交道的过程反映着书店业态的荣枯、出版文化的变迁、文坛气候的冷暖,以及世间人情百态,是观察鲁迅生命的一个特殊的窗口。

    5条评论

    薛林荣 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  虔敬与喜悦

    虔敬与喜悦

    ?聂尔曾获得首届全国青年影评征文,赵树理文学奖等。本书收录了由其创作的散文作品,具体收录了《安娜生命中的》《大众文化,我们的处境》等。?文学和历史引起的个人的虔敬,滔滔无尽,在这涌动的大河上,即便迷失,超乎现实,又有何妨?生活,本身就是喜悦。 ?全书分为三辑,分别从文学、历史、生活三方面谈论阅读,文学旨在思想,是艺术的,历史指向过往,生活即为当下。通过对阅读的探讨分析,展现深刻的学术思考。

    4条评论

    聂尔 /浙江古籍出版社

  •  所思不远:清代诗词家生平品述

    所思不远:清代诗词家生平品述

    鸿雁不来,之子远行。所思不远,若为平生。澄文人风骨,千古诗心。诗歌是我国文学璀璨的艺术珍宝,无数伟大诗人如同明珠,煌煌莹莹,灿烂列星。作者由诗词出发,开辟独特而诗意的路径,还原诗人平生行迹,追溯诗人风采。使诗作落地成为记录诗人生命历程鲜活的存在,真正完成精神世界与现实生命间的辉照。诗歌是诗人平生精魂所铸,讲究留白,常常言有尽而意无尽。或因文化隔阂,致使后世误读,难穷其意。作者以创作者的身份,理清诗作的肌理脉络,结合史料,层层递进,启出纸堆中的难言秘辛。诗词一道,宜与器乐节奏、书法结构、绘画意象比照参看,彼此互相浸润,互相补给。本书结合音乐、绘画、文学的通感,不同角度审视诗词多重意象,由外而内返照精神,探寻人物精魂。清代诗人深受东西文化浸润,是接近现代人精神世界的与古典文化枢

    27条评论

    李让眉 /浙江古籍出版社

  •  西溪小集(问学)

    西溪小集(问学)

    浙大教授龚延明学术随笔集,一位历史学者的治学之路。两岸遍植芬芳梅花的西溪,流水清清,从唐宋一直流淌到今。作者每天经过横跨西溪的道古桥,常常勾起对西溪古往今来事物的追念。宋代文士开启的西溪文脉,源远流长,西溪景致优美如画,历史悠久,民风朴实。本书收录了笔者数十年间读史、研史、写史心得。也收录论述了科举与古典名著的关系等。

    浙江古籍出版社

  •  来新夏书信集(蠹鱼文丛)

    来新夏书信集(蠹鱼文丛)

    谨以此书纪念来新夏先生诞辰一百周年(1923—2023)。当代著名学者来新夏,晚年近五百通信札的一次珍贵集合,也是其学术生涯和人生轨迹的点滴记录。既有学术探讨,也有关于著述策划、编校与出版的深度交流。既有与报刊编辑的文稿沟通,也有与民间读书人的往来书谊。字里行间,也是其“淑世”情怀与“润身”本色的真实流露。

    浙江古籍出版社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