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就是中国:中国心胜

    这就是中国:中国心胜

    ★张维为教授继 中国震撼三部曲 之后的 新三部曲 收官之作。 这就是中国三部曲 从 磅礴之力 到 何谓民主 ,再到 中国心胜 ,层层推,引用大量的最新民调数据、调查报告、网络电视媒体采访、学者著述等,以有思想、有品质、有温度的方式阐释中国模式在国内的巨大成就、在国际上的重大意义,重塑对西方的认知,讲透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观。 ★以国际眼光,做原创研究,造经得起比较的中国话语:国际眼光就是对中国、对西方、对外部世界有一种比较准确的整体把握;原创研究就是扎扎实实、理论结合实际、不人云亦云、不回避任何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经得起比较,就是有造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话语,讲比西方主流学者的论断更靠谱的中国故事。 ★互联网思维融中国话语体系,鲜活热切理论问题,看得懂、看得、受欢迎:《这就是中国》电视节目累

    2条评论

    张维为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半小时漫画党史(1921—1949)

    半小时漫画党史(1921—1949)

    ◆人气科普漫画半小时漫画团队新作,严肃活泼,轻松好读! ◆专门针对青少年研发,同步学校道德与法制课程及初高中历史内容,是 爱国主义课堂 的优秀党史读物。 ◆全彩漫画生动有趣,文字量少,内容轻松无压力,贴近青少年阅读兴趣。 ◆逻辑清晰,主线明确,紧紧围绕党的成长故事展。 ◆内容严谨专业,由青年党史学者执笔,多位党史研究专家参与并联袂推荐。

    785条评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半小时漫画团队编绘 吴波 /2021-09-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政治学博弈论

    政治学博弈论

    《政治学博弈论》是**部尝试将当代博弈论适用于政治分析的著作。它运用了尽量少的数学知识来教授博弈论的精要,并包含适合政治学所有分支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习题。作者詹姆斯·D.莫罗从经典效用和博弈论始,以当前有关重复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的研究作结束。本书聚焦于非合作博弈论及其在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美国政治、比较政治等领域的应用;还对四个领域——讨价还价、立法投票规则、大众选举中的投票、威慑等——的建模问题给予了特别关注。值得一提的是,附录一中为文科生门简要综述了有关的数学知识;而在每章结尾处则为读者提供了一步阅读的建议,并且根据难度不同而把这些阅读材料分为不同等级。本书对博弈论所作的缜密而易懂的介绍不仅对政治学家非常有用,还会让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以及社会科学的其他研究者受益

    194条评论

    (美)莫罗Morrow,J.D.) /2014-04-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国际关系精要:第七版

    国际关系精要:第七版

    作为一部高版本的国际关系简明教科书,本书历经15年的反复磨和修订,其对于核心概念和信息的阐释已经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并且学会如何应用国际体系、国家和个人这些分析层次来分析世界上发生的各种事件。

    265条评论

    (美)卡伦·明斯特,(美)伊万·阿雷奎恩-托夫特 /上海人民出版社

  •  韦伯政治著作选

    韦伯政治著作选

    韦伯作品集精装新版! 汇集呈现韦伯政治思想全貌的论说 就职演说、军队演讲、公信、小宣传册、报刊文章 兼具激情与冷峻,贯穿韦伯学术的政治关切 从历史经验,到对西方政治的洞见,再到对现代世界的诊断 超越民族与时代的思想张力,明政治经济学之使命 不在人之丰衣足食,而是培养构成人性之伟大与高贵的素质

    6条评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制度的逻辑

    制度的逻辑

    曹沛霖先生是中国政治学理论博士*早的三位博士生导师之一,任教后先从事马列主义基础、国际政治研究,后转向政治学理论研究,在政府理论、政府体制、比较政治制度、议会政治等领域中提出了很多的真知灼见。 本书摘编了曹沛霖先生从教50多年以及退休后近十多年来的学术论文、随笔、访谈以及在部分学术会议上的发言。既是对其学术生涯的总结,又为后辈们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思想启发。从国别研究始,到国际政治专题研究,到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到中国问题的政治学分析,*后到中国政治学发展态势的思考,编者细心摘编了曹先生著述中*精彩的部分,并按照其逻辑重新组合,反映了他别具一格的研究风格和思想观。 本书是曹先生思想与智慧的凝结,也是一次学术传统的延续。60多年的学术生涯,他不断穿梭于中西与古今之间,试图通政治学与

    94条评论

    曹沛霖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这就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中国力量

    这就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中国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意味着中国模式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构建有强解释力的中国话语:中国崛起震撼世界,如何解释这种崛起?本书以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定力为分析框架,总结了中国崛起的宝贵经验,用脍炙人口的观加以分析,语言风格深浅出,既激发了受众读者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更是以一种宽广的世界眼光、博大的人类情怀,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人的判断。 ★建构国际水准的中国话语:如何用中国智慧建构一套有解释力的话语?如何破西方话语在评判中国时的话语霸权?张维为教授以多年研究成果,透彻批判西方话语,并结合自身经历,从国内外热、难问题切,建

    1943条评论

    张维为 /2019-08-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失衡的世界:国际关系和美国首要地位的挑战

    失衡的世界:国际关系和美国首要地位的挑战

    尽管距离原出版时间已经过去了10年,两位学者的观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美国的单极\首要地位是否持续 以及 美国应当采取怎样的外交政策才*限度地在当前的国际格局中获得利益 仍然是当下值得探讨的两个重要问题。在理论上,两位作者挑战了每一种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流派关于单极的观。在实践上,两位作者选取了近几年国际关系中的重大事件和对美国意义重大的外交决策行了剖析,如伊拉克战争、欧盟防务合作等,批评了小布什政府单边主义的外交政策,指出了在传统理论所讨论的体系约束之外,民族主义、核扩散等因素更需要引起决策者的注意,并为今后的美国外交决策提出了简单的建议。

    52条评论

    (美)斯蒂芬·G.布鲁克斯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民主新论(套装共2册)

    民主新论(套装共2册)

    168条评论

    (美)乔万尼·萨托利 /2015-08-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第二版)

    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第二版)

    民族主义,一种不断鼓舞全世界人民,令全世界学者困惑,但又是生死攸关和变化多端的力量。一本精简但全面的民族主义研究门读物,理解民族主义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指南。

    89条评论

    [英]安东尼·史密斯 /2021-01-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新文化运动百年祭

    新文化运动百年祭

    52条评论

    邓秉元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安身立命:大时代中的知识人

    安身立命:大时代中的知识人

    何谓大时代? 整个社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知识分子的思想和人格不仅与政治环境发生激烈的冲突,而且自身也面临着巨大的矛盾。 处在近代这样一个低沉与亢奋、忧患与通达、沮丧与自信错综交织的大时代里,知识分子对命运如何抉择?安身立命,继而立国兴邦。 何以安身?以其精神为火焰,在历史的演变与脉络中照亮出一条道路。 为谁立命?以其气节与尊严,重燃日益幽暗之人性、维系民族之文化。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从曾国藩、梁漱溟、胡适、林语堂,到沈从文、巴金、史铁生、王小波,中国知识分子形成了怎样的代际更替? 悉数新与旧、东与西、传统与现代的续,剖析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窥见现代中国的思想变迁 但在安身立命之处,我们仍旧是传统的中国人。

    248条评论

    许纪霖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超大城市的社区治理:上海探索与实践

    超大城市的社区治理:上海探索与实践

    23条评论

    李骏 张友庭,等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国际政治中的中等国家:加拿大

    国际政治中的中等国家:加拿大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老牌中等发达国家,加拿大在国际政治中的角色定位是什么?它参与全球治理的路径又是什么?中加关系的历史与现状都有哪些变化?本书为中国学者、政策决策者以及智库专家和读者提供了*、*系统的加拿大国别研究的专业知识和文本。

    10条评论

    钱皓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中国话语丛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话语丛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们正处在人类历史上一个蕞激动人心的变革时代, 而中国是这场历史性变革的中心。 经过新中国70年的发展, 今天的中国已经在世界舞台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这个位置使得中国的作为可以被全世界看到, 中国的声音可以被全世界听到, 中国的经验可以被全世界学到。 中华文明,作为人类社会蕞具有适应性,也是延续时间蕞长的文明, 对于应对新挑战、捕捉新机遇,将发挥出不可取代的作用。

    111条评论

    张维为 /2020-01-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无声的较量:李普曼与冷战

    无声的较量:李普曼与冷战

    阐释 冷战 一词的创造者,李普曼对政治与人性的深刻观察。 重新思考前人思想,超越 修昔底德陷阱 。

    30条评论

    林牧茵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李德·哈特是英国知名军事思想家,一生着述宏富,作为其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更是他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此书出版后,风靡全球,受到了读者的好评,是一部公认的专业性着作! 李德·哈特非常重视记录军事领袖们在事件当时的实际想法和“谈话记录”,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写作。对于本书,他曾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我访问英国和同盟国指挥官们的时候,我对于和他们的讨论,总是作了详细的‘为历史而写的笔记’,尤其是要记录他们在当时的观点——作为对官方文件记录的补充和一种对于事后所写的回忆录和记载的核对工具。”

    63条评论

    李德·哈特 /2015-12-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合法化危机

    合法化危机

    140条评论

    尤尔根·哈贝马斯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威慑

    威慑

    《威慑》一书是弗里德曼教授在2004年出版的一本介绍威慑的著作。本书分为威慑研究的兴衰、威慑的意义、实践中的威慑、规范与犯罪行为、冷战后的威慑、从威慑到预防性战争、战略强制、威慑的未来八个章节,简明易懂、深浅出的介绍了有关威慑的理论与历史。该书也得到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帕特里克 摩根教授和哥伦比亚大学罗伯特 杰维斯教授两位威慑理论大家的推荐。 二战结束以来积累的知识包袱之重阻碍了对威慑的研究。关于威慑可能达到什么目的的夸大的概念被发展出来,结果被学术批评推翻了。在这本书中,弗里德曼描绘了当代威慑概念的演变,并讨论了它是否 以及如何 在当今世界仍然具有相关性。他兼顾了建构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方法,并借鉴犯罪学以及战略研究文献,以发展一个基于规范的概念,而不是基于利益的威慑。这本书将是政治和

    19条评论

    劳伦斯·弗里德曼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国自由的两面性

    美国自由的两面性

    《赫芬顿邮报》*社会与政治意识图书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刘擎推荐! 撕下美国自由的假面 重塑美国殖民时期至今的历史 真正理解美国种族关系、移民、民粹主义、政党分裂等问题 如今,美国虽拥有巨大的全球权力,但各种国内问题频发,大选中不同阵营的人民摇旗呐喊,种族和移民问题被再次推向高潮 ,而这一切早在历史中埋下伏笔。 1. 所谓的 美式自由 是所有美国人的自由吗?自由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 2. 当自由以奴役他人为代价,当自由被帝国权力所碾压,社会矛盾一触即发,美国该何去何从? 一部破美式神话的自由消亡史,揭自由背后的不平等真相,还原那些带着血泪的失败斗争。作者以 局内人 的视角,反思美国两百多年来的政治传统,为你讲述不一样的美国故事,窥探当前美国问题的来路与归途。

    24条评论

    阿齐兹·拉纳 /2021-01-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现代化的政治

    现代化的政治

    作者阿普特是世界著名的政治学家,他穷多年时光撰写《现代化的政治》,是西方研究政治现代化的代表作,经典名著,对相关的学科影响巨大。该书角度独特。与大多数人从经济方面研究现代化不同,该书从政治角度研究现代化对西方社会的影响。该书的主题对中国有启示意义。现代化是每个国家、地区都面临的问题,书中揭示的一般规律对我国如何避免现代化的负面影响,借鉴他国的现代化建设经验有重要意义。该书已经成为我国高校相关专业研究现代化问题的重要参考书。

    40条评论

    戴维·E.阿普特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公共外交:数字化时代全球公共参与的基础

    公共外交:数字化时代全球公共参与的基础

    这本门作品内容全面、通俗易懂,不仅是学生、学者和从业人员的核心读本,而且也是任何有意把握和调动全球公共舆论人士的读物。对于尝试建立品牌效应、扩展传播网络的个人与企业也值得一读。

    2条评论

    尼古拉斯·卡尔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五四的另一面:“社会”观念的形成与新型组织的诞生

    五四的另一面:“社会”观念的形成与新型组织的诞生

    1 、 著名历史学家杨念群教授,《何处是 江南 ?》之后,另辟新径之作 跨政治史、社会史、思想史、文化史等多元领域,融对五四重要议题的全新思考,展现*为新锐的史学前沿研究。 2 、五四一百周年纪念热潮中的理智冷静之作 有意淡化纪念五四的仪式感,反对老调重弹、拘泥旧话题的 纪念史学 套路。 3 、重新定位五四,发现斑驳多彩、异常复杂的历史真相 把五四放在由清末变革,到民初社会革命,直至 20 世纪 40 年代的历史长程中,行重新定位。将五四视为上承民初政治改革危机,下启社会变革风潮的重要历史环节。以关注历史运动的动态视角,呈现五四丰富的意义。 4 、探索五四的另一面:社会变革风潮 创造性地指出,五四除了是一场 政治事件 和一种 个人自由觉醒 外,它掀起的社会

    320条评论

    杨念群 /2019-04-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欧盟的危机:关于欧洲宪法的思考

    欧盟的危机:关于欧洲宪法的思考

    96条评论

    尤尔根·哈贝马斯 /上海人民出版社

  •  铁心力量

    铁心力量

    一部深感悟初心思想、阐发初心力量的初心之作 一部深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重关注的匠心之作 一部紧随理论创新步伐、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经心之作 一部致力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寻常百姓家的交心之作

    6条评论

    朱亮高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社会民主主义的基础

    社会民主主义的基础

    本书初版于2003年在德国出版,此版本为第四版,经过全面修订之后,本书具有新的结构,新的篇章,但保留了被证明有效的内容编排框架。作为一本哲学著作,本书深浅出地介绍了社会民主主义的基础,包括理论与实践,并主要阐明这样一个问题:在21 世纪,社会民主主义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它以哪些价值为基础?它追寻的目标有哪些?以及如何才能够践行这些目标?

    12条评论

    (德) 托比亚斯·贡贝特 /2019-01-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的国际机制分析

    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的国际机制分析

    本书结构清晰,内容丰富翔实,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考察了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机制,并提出其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较为全面地概括和论述了当今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和治理机制的历史和现状,可以为想要了解这一研究议题的读者提供很好的参考。

    22条评论

    晋继勇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新中国行政体制改革70年

    新中国行政体制改革70年

    新中国行政体制改革与发展已经历70年,本书通过系统研究和深总结这70年来的理论与实践,全面展示几次体制与机构改的背景、内容、过程等,资料丰富、信息量大。

    25条评论

    蒋硕亮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说不尽的张学良

    说不尽的张学良

    35条评论

    王朝柱 /1999-04-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日本的选择

    日本的选择

    《日本的选择》2018年由日本讲谈社出版,原名《日本的国家利益》,作者是小原雅博。本书作者从 放的国家利益 出发,探讨何为日本的国家利益,而剖析在世界秩序变化的过程中,日本与世界主要大国之间关系的演变,即在中美战略竞争的背景下,日本如何作出国家利益的战略选择。

    38条评论

    小原雅博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联盟的起源

    联盟的起源

    本书荣获国际研究协会(ISA)查德威克 阿尔杰奖(Chadwick Alger Award)、政策科学协会(Policy Sciences Society)迈尔斯 麦克杜格尔奖(Myres McDougal Prize),是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组织研究的经典著作,有助于学者和普通读者对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的理解。

    88条评论

    (美)斯蒂芬·沃尔特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生态空间优化与环境治理:上海探索与实践

    生态空间优化与环境治理:上海探索与实践

    6条评论

    刘新宇,张真,雷一东,曹莉萍,梅梦媛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保卫新丝绸之路:挑战与机遇下的中国私营安保公司

    保卫新丝绸之路:挑战与机遇下的中国私营安保公司

    本书作者以自己特有的专业视角和学术笔触,分析了 一带一路 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危机,和私营安保公司可发挥的作用。在 一带一路 推中,一些中国公司首次在国外展业务,对它们来说,许多风险还是新生事物,对与中国境外直投资相关的社会政治风险的认识应当一步完善和提升。作者的研究对此颇有助益。

    6条评论

    (意大利)亚历山德罗·阿尔杜伊诺 /2019-12-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多元内涵:上海探索与实践

    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多元内涵:上海探索与实践

    文化是一个城市能够永续发展的本质力量,也是彰显城市特色和魅力的主要标识。改革放40年来,上海的文化发展走过一条不同于西方大都市也不同于中国其他城市的独特道路,特别是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目标提出以来,上海的城市文化建设经历了一个跨越式的发展阶段,从文化发展的物质载体来看,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发展水平已经不逊于其他几个公认的*文化大都市。然而,以未来卓越全球城市的建设目标来衡量,上海的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空间。适逢改革放40年的历史节,如何全面梳理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构架、历程、经验,并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契机中,提出未来的发展愿景及战略思考,对于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繁荣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本书写作的出发即建基于此。

    8条评论

    郑崇选,等 /2019-01-02 /上海人民出版社

  •  都市现代乡村建设:上海探索与实践

    都市现代乡村建设:上海探索与实践

    薛艳杰,等 /上海人民出版社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