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野千鹤子的私房谈话:像女性主义者那样解决问题

    上野千鹤子的私房谈话:像女性主义者那样解决问题

    一个女性主义者在生活中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她遇到生活中的鸡毛蒜皮时应该如何处理?女性主义者如何思考工作、家庭、情感中的日常纠葛?上野千鹤子在这本书中展示了一个鲜活生动的女性主义者:她怎么生活,怎么解决问题。相信这本书也将给处于相似烦恼中的你带来全新的启示,也希望这本书成为更多人的女性主义启蒙书。

    36条评论

    [日]上野千鹤子,安素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梁庄记

    出梁庄记

    1. 首届非虚构写作大奖,《出梁庄记》精装新版重磅出击 此次精装新版对图文进行了全面修订,增加梁鸿新序《给父亲》,并特邀陆智昌老师操刀设计,重磅出击。 《出梁庄记》是作家梁鸿继《中国在梁庄》之后,集中书写离开梁庄进城打工者生存状态的非虚构作品。作家走访了10余个省市、采访340余人,以近200万字图文资料整理撰写而成。《出梁庄记》因其纪实性、文学性和社会性已成为 国内非虚构文学的经典代表作 。 2. 当代乡村与中国*完整的文本《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首次集合出发 《中国在梁庄》叙述的是作家与她的故乡,而《出梁庄记》则是中国的细节与观察。在梁庄,望故乡;出梁庄,见中国。在梁庄的本地人与出梁庄去外地的打工者原是不可割裂的统一体。此次关于 梁庄 *完整的文本,即《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两本书首次集

    306条评论

    梁鸿 /2016-09-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创意写作的兴起:纵观创意写作(1975-2008)

    创意写作的兴起:纵观创意写作(1975-2008)

    252条评论

    马克·麦克格尔 著,葛红兵 郑周明 朱喆 译,曹飞廉 /2012-01-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狂热分子

    狂热分子

    1. 风行全球半个世纪的畅销书 美国国家图书奖传奇得主霍弗,里根总统曾颁赠奖章,一生代表作《狂热分子》,风格酷似蒙田与帕斯卡尔的随笔,堪称法国《乌合之众》的兄弟篇。自1951年出版后,即被视为社会科学领域的经典之作,短期内行销50万册以上,被译成10余种语言,是多所大学政治系的书,畅销全球半个世纪。 2. 社会心理、群众运动的圣经 对 群众运动 一词,霍弗采取*广义的理解,他用来举证和议论的例子包括了宗教改革、清教徒革命、早期的伊斯兰教、初期的基督宗教、纳粹主义、法国大革命、太平天国、印度独立运动、犹太复国运动 我并不是要主张这些运动都一模一样,而只是想指出,它们所共有的一些特征让它们长得像一家人。 3. 东西方都为之一惊的精炼警句 失业者宁愿追随贩卖希望的人,而不愿追随施予救济的人。在一个行将被

    53条评论

    埃里克·霍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中国在梁庄:当代作家与她的故乡

    中国在梁庄:当代作家与她的故乡

    1. 人民文学奖首届非虚构作品奖,《中国在梁庄》精装新版重磅出击 此次精装新版对图文进行了全面修订,特邀陆智昌老师操刀设计,重磅出击。 作者梁鸿在离家二十多年之后,重回家乡,经过五个月的调查采访,还原了梁庄近四十年来的变迁史,记录了这片土地上人们真实的生活场景和他们面对的现实困境:比如农村留守儿童的无望,农民养老、教育、医疗的缺失,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农村家庭的裂变,农民 性福 的危机 记录了中国的转型之痛、乡村之伤。 2. 在梁庄,望故乡;出梁庄,见中国。当代乡村与中国*完整的文本《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首次集合出发 《中国在梁庄》叙述的是作家与她的故乡,而《出梁庄记》则是中国的细节与观察。在梁庄的本地人与出梁庄去外地的打工者原是不可割裂的统一体。此次关于 梁庄 *完整的文本,即《中

    403条评论

    梁鸿 /2016-11-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创意写作的兴起:“写你知道的”“客观的叙事”(1890-1960)

    创意写作的兴起:“写你知道的”“客观的叙事”(1890-1960)

    211条评论

    马克·麦克格尔 /2012-01-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创意写作的兴起:“发现你的声音”(1960-1975)

    创意写作的兴起:“发现你的声音”(1960-1975)

    136条评论

    马克·麦克格尔 /2012-01-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

    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

    ★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联袂主编 理想国译丛 (MIRROR)系列之一(016) 保持开放性的思想和非功利的眼睛,看看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本书有郭于华专文导读 福山的慧眼:社会资本的积累与自发社会的力量 。 ★《信任》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由于经济立于社会生活中,若要理解经济,则必须要了解现代社会如何进行自我组织这一更为宏观的问题,一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资本归根结底对经济繁荣的创造有着深刻的影响。这本书不是一本 竞争力 流派的指导书,这类书往往意在解释如何创建成功的经济体,或美国人应该如何模仿日本或德国。《信任》旨在讲述一个经济生活如何反映、塑造和支撑现代生活本身的故事。 ★福山在本书中把焦点集中在信任度存在与否所造成的结果上,使读者对于社会资本有了崭新而精确的认识;这本书问世之后,我

    486条评论

    (美)弗朗西斯·福山 /2016-03-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探寻一个好社会:费孝通说乡土中国

    探寻一个好社会:费孝通说乡土中国

    ★ 好社会就像好房子,听费孝通向世界讲述 中国故事 ,重释何为 美好社会 大时代里的一介书生,在外界巨变与历史动荡中力图持续内心的写作,其终极求索,是接通心底那个叫 中国文化出路 的大题目,探寻社会如何能更好。生命即学术,学术即为家国命运苦苦探寻出路,哪怕忽而被抛在时代后面,发出 空留缎带在人间 的慨叹,也矢志不渝。那种一往情深,何等可爱。书中首次发表《对 美好社会 的思考》一文手稿,为费孝通一生探寻心得的浓缩,也是中国学者首次就 重释美好社会 议题向世界发言,系统阐释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思想。 ★ 纪念江村调查八十周年,探寻乡土社会变迁的 中国方案 1936年的江村调查,是费孝通一生探寻 中国方案 的起点,他的《江村经济》一书向世界讲述了 中国乡村社区的全部生活 ,深刻探究传统

    21条评论

    张冠生 /2016-10-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大学之修养:张信刚人文通识三十六讲

    大学之修养:张信刚人文通识三十六讲

    1,作者张信刚教授,是杜维明眼中深具 人文气质和博雅见识的教育领袖 ,梁文道眼中 通识教育的**示范 ,张维迎、荣新江、杨澜等共同推重的 博雅通识 之人。张信刚教授是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又曾长期担当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和北大、清华的特聘教授,可谓 出入中西文史,纵横政经社科 。本书中,他在娓娓道来之中传达了非常丰富的知识,却又十分幽默、风趣,读来十分亲切。 2,这本书是一部轻松有趣的人文通识读本,一本纵横开阖的文化概览。作者以天马行空的随想,涵括了人生、历史、科技、音乐、人才、教育、文化交流、美国等等与我们*为息息相关的话题,*为重要的是真正做到了跨文化的考察、跨学科的思考,打通了文理、中西、古今之间的隔阂。 3,耳朵也请借给我!这是一本文字、图片、音乐三维一体的书。本书与虾米网合

    57条评论

    张信刚 /2015-10-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日记

    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日记

    86条评论

    勃洛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 /2015-01-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陈舜臣十八史略(套装共5册)

    陈舜臣十八史略(套装共5册)

    401条评论

    陈舜臣 /2016-09-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故事照亮未来:通往开放社会的100个观念

    故事照亮未来:通往开放社会的100个观念

    杨照是台湾民主转型的参与者、见证者、反思者,或许也是*会讲故事的评论人。他用100个故事做引子,为我们讲述台湾民主化转型过程中的种种经验和弯路,希望人们能在这个光明与黑暗相互交错的时代,重新拾回对公共事务的责任心和参与感。

    229条评论

    杨照 /2011-09-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且借纸遁:读书日记选(1994-2011)

    且借纸遁:读书日记选(1994-2011)

    104条评论

    葛兆光 /2014-08-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这个社会会好吗

    这个社会会好吗

    1、熊培云**作品,呼吁中国人的 中国梦 近几年来,我之所以在各地做有关 这个社会会好吗 的同题演讲或者讲座,除了探讨当下的一些紧要问题,更是着眼于将来的建设,希望自己能为这个社会的转型播下一些真正的自由与宽恕的种子。虽然力所不逮,忧思之心却是赤诚。 我相信中国终将朝着一个阔的地方前,在个体权利基础上缔结一个全新的国家,也相信中国会因为有更多的人担起自己的命运而担起东亚与世界的命运。 2、中国改革的关键时期,心怀希望也是一种责任 在制度成为一种逆境,社会自甘沉沦的时候,我们该如何自救?守住自己的价值观,未必要你去做多大牺牲,首先要做到的只是不比坏,不跟着沉沦的世界一起跑。以自己的存在昭示世界的一希望,既是自救,也是救世界。 我们不能等着天下好了才决定做一个好人。

    35条评论

    熊培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凯撒不爱我:追寻新闻人的自由传统与典范

    凯撒不爱我:追寻新闻人的自由传统与典范

    21条评论

    王健壮 /2014-01-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告